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技术正文

百问三峡(六)——三峡工程的运行和效益

2014-04-30 09:5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三峡工程三峡水库防洪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7.三峡工程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工程吗?

三门峡工程是兴建在黄河干流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前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负责设计,对泥沙淤积问题认识不清,没有考虑设计排沙设施。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开始蓄水后,泥沙淤积迅速逼近陕西省潼关。为解决这一问题,20世纪60-80年代,对三门峡工程进行了两次改建,增设了排沙口。

由于长江泥沙的长期淤积,古代的云梦泽已经消亡,成为了今天的江汉平原;洞庭湖也正在逐步萎缩。那么,代替它们调蓄长江洪水的三峡水库会不会被泥沙淤积而失去其防洪与兴利功能呢?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呢?

水库湖泊淤积的速度与水体的含沙量密切相关(每立方米水中所含的泥沙的重量称为含沙量)。三峡工程蓄水前,长江干流宜昌水文站观测到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2千克每立方米,而黄河干流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5千克每立方米,是长江平均含沙量的近30倍。长江的含沙量虽然不算大,但由于长江的年径流量很大,所以其每年总的输沙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在宜昌站每年平均达5.4亿吨,泥沙的淤积问题不容忽视。

三峡工程吸取了三门峡工程的教训,把泥沙问题作为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解决泥沙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泥沙专家给三峡工程设计了"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每年主汛期7-9月,进入三峡水库的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52.3%,而来沙量却占全年来沙量的78.2%,即汛期来水含沙量大(俗称为"浑水"),枯期来水含沙量小(俗称为"清水")。每年汛期三峡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运行,既能发挥防洪效益,还能使一年中含沙量最大的洪水顺畅地排往下游。汛后水中的含沙量小了,水变清了,9月中下旬三峡水库开始蓄水,至10月末蓄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三峡水库汛期利用大坝的泄洪坝段和排沙孔,排出"浑水"(实际上是排沙),汛后蓄满"清水",这种运用方式就叫做"蓄清排浑"。

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泥沙实测成果,在上游不建设任何水库的最不利情况下,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100年后,水库内的泥沙淤积和冲刷基本达到平衡,防洪库容仍能保留90%,兴利调节库容仍能保留95%。也就是说,三峡工程完全能够长期运用下去。实际情况是,由于上游兴建水库,拦沙作用明显;上游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作的加强,使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所以近20多年来,上游来沙量日趋减少。三峡工程从2003年蓄水至今,泥沙淤积问题好于预期,年平均来沙量约2亿吨,仅为建坝前多年平均来沙量的40%,将更有利于三峡工程的长久运用。

可以肯定地说,三峡工程绝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工程查看更多>三峡水库查看更多>防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