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技术正文

百问三峡(七)——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

2014-05-04 09:1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三峡工程三峡水库长江三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2.三峡工程对长江鱼类有什么影响?

长江水域共有鱼类370种,鱼类资源丰富。其中,长江上游,包括各支流及其河源段共有鱼类230种,而仅限于上游水域的特有种类有103种;三峡库区有上游特有种类47种,其他鱼类和长江中下游鱼类共有140种。三峡工程建成后对库区及上下游鱼类会产生不同影响。

白鲟(长江特有鱼类)

达氏鲟(长江特有鱼类)

胭脂鱼(珍稀鱼类)

对大坝上游鱼类的影响

三峡建坝后,在660余千米长的水库内,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饵料生物组成发生较大变化,使原来在该江段栖息的一部分鱼类不能适应,从而在水库内消失或变得少见。总的来说,三峡工程将上游特有鱼类的栖息地面积缩小约四分之一,使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

而上游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将上溯至干、支流回水区以上的河段繁殖,形成新的产卵场,随着亲鱼数量增多,产卵规模相应增大,四大家鱼产量将增多。

三峡水库蓄水后,原来是库区内主要经济鱼类的河鲶、长吻鮠、圆口铜鱼、吻鮈等,因水文条件改变,种群数量将会减少。代之而起的将是鲴亚科、鮊亚科的种类,其资源将会有较大增殖。鲤鱼在上游有较大的种群量,成为水库捕捞的主要对象之一。四大家鱼资源将会增加。

对大坝下游鱼类的影响

从三峡工程2003蓄水以来,经过多年的监测观察,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鱼类的不利影响是有限的,鱼类减少的主要因素是酷捕滥捞、环境污染及水上事业的发展。

三峡工程建成以来的监测表明,尚未发现因为水库建设导致珍稀特有鱼类灭绝,库区鱼类群落结构正在变化过程中,大坝上游四大家鱼数量增加,特有鱼类数量下降;大坝下游四大家鱼数量减少;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研究、增殖放流已取得初步进展,长江上中游建立的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对减缓或补救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工程查看更多>三峡水库查看更多>长江三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