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人物正文

李河君的创富史:水电站就是印钞机

2014-05-04 12:01来源:新财富关键词:水电站李河君汉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过薄膜太阳能技术,把能源格局给变了”

李河君为之骄傲的第二个“汉能奇迹”,是“汉能用3年半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生产商,华丽转身,战略升级,立马成为行业领导者”。

对于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的初衷,李河君解释为使命感。“干完金安桥之后,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用干了,为什么还去干那么大风险的事呢?汉能整个团队的使命就是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汉能相信通过太阳能薄膜技术能够把能源格局给变了,我们想把火电、核电给替代掉。”在李河君看来,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导者。

剑走偏锋的李河君,没有选择主流的晶硅太阳能这条路线,而选择了薄膜太阳能这条令整个光伏业界注目的道路。“薄膜具备高科技+能源的双重属性,高科技行业的特点是高速增长,能源行业的特点是门槛高、周期长,但需求和增长长期稳定,我们同步做,1+1等于11”,李河君认为,只有像汉能这样有超强实力的公司才能干薄膜,“薄膜太阳能行业是双门槛,你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钱,能跨过几百亿的门槛”。

李河君认定,薄膜化和柔性化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薄膜会替代晶硅,薄膜和晶硅有什么区别呢?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台式电脑与iPhone、iPad的区别,或者是黑白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关系”。闯入光伏产业后,李河君不断对外宣扬他这个饱受争议的观点,而目前光伏行业中晶硅占据九成市场,薄膜的比例还不到一成。

事实上,即便在汉能公司内部,对于两条不同战略路线的选择也有过争执。“我要干薄膜的时候很多老员工都不信。第一个观点是,我们水电都那么好了,干这个干吗;第二个观点是,我们干晶硅,因为我们自己有电厂,晶硅(成本中)40%靠电,我们自己发电很便宜,不到一毛钱一度,在金安桥旁边建一个晶硅厂,我们可以做到10GW(千兆瓦),有3个施正荣那么大,施正荣才做到3 GW。”

李河君至今还为当初的抉择“得意”,他称自己3年前就预见到了晶硅太阳能产业的寒冬,“我在公司2010年年会上讲了,不能够干晶硅。当时我有一个判断,未来薄膜一定是主流,整个新能源将来都是薄膜的天下”。因为欧盟、美国的“双反”,门槛低、产能过剩且竞争激烈的晶硅太阳能行业至今还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然而,2009年,李河君初涉薄膜太阳能行业时,抛出的2000兆瓦的“宏伟计划”仍是让大家觉得仿佛回到了大跃进时代。“当时新奥王玉锁、正泰南存辉他们都是25兆瓦的薄膜生产线,我说两年做2000兆瓦,也就是他们的80倍。所有人都说我是疯子,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李河君别以为金安桥能干起来,这个事就可以干起来,他根本不懂,怎么可能把这件事干起来呢?”

李河君笑道,他当时提出2000兆瓦,不过是想做到全球第一,因为当时的行业龙头—美国第一太阳能(FSLR.NSDQ)有1800兆瓦产能、两条技术路线,“所以我们提出两年2000兆瓦,超越它一点点,这个目标是这么来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