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人物正文

李河君的创富史:水电站就是印钞机

2014-05-04 12:01来源:新财富关键词:水电站李河君汉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李河君试图不重蹈让许多富豪陷入麻烦的光伏泥沼,他的方式是从一开始就做得更大,打通全产业链,从上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生产线装备,到中游电池、组件生产,再到下游光伏电站发电。他认为,通吃的做法能够内部消化掉产能。2011年,李河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成为在香港上市的硅基薄膜太阳能设备制造商铂阳太阳能(00566. HK,现已更名为汉能太阳能)的实际控制人,从而直入上游装备制造。2013年汉能太阳能盈利超过20亿港元,目前市值已经超过300亿港元。

此后3年半,李河君成功布局了七大光伏制造基地,完成了对全球3家技术领先公司的并购,分别是德国的索力比亚公司(Solibro)、美国的米亚索能公司(MiaSolé)以及全球太阳能公司(Global Solar Energy)。汉能并未透露收购金额,但3家公司被收购的时间恰恰处于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这一全球光伏市场的冰期,因此,“我们基本上是以抄底的价格收的”。李河君的思路是,所收购公司的技术能对接则对接,不能对接的可以“存放起来”,减少未来的竞争对手。

“3年以后的结果是,我们做到了3000兆瓦、7条技术路线,他们(美国第一太阳能)干了8年,是1800兆瓦、两条技术路线,”李河君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完成几个大的并购之后,我们一跃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导者。这不但在于规模,更在于技术,汉能通过并购,把全球最领先的技术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了。包括并购,包括基地建设,我们总共才花300亿就干起来了。”站在大多数人对立面的李河君,再一次创造了奇迹。2014年3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商业奖项—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汉能位列全球第23位、中国第2位,在中国企业中仅次于腾讯。

2014年4月22日,特斯拉汽车创始人马斯克在上海公开表示,汉能作为首家和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的中国充电站供应商,将利用其薄膜柔性光伏系统为特斯拉建设首批位于北京的两座充电站,并在上海嘉定汽车城提供第一座超级充电站建设,在未来还将陆续建设共七大超级充电站网络。与特斯拉强强联手,切入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系统,标志着汉能在薄膜太阳能应用领域再次取得突破。

李河君将在薄膜太阳能领域取得的成功,归结于在剑桥学习生涯带来的全球视野,“企业转型升级风险非常大,死亡的概率是50%。对我而言,薄膜和水电完全不一样,薄膜的国际化非常重要,而国际化得益于我在剑桥读过两年书。”在李河君看来,具备全球视野,对中国民营企业非常重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