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原子弹只在实际战争中使用了两次,但是核爆炸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人类。几十年来,各国尤其是美苏(俄)进行了各种不同目的的核爆炸试验,一起来回顾那些恐怖的瞬间吧。
核弹强大的威力甚至被用来修水库:1965年,为了解决塞米巴拉金斯克州恰刚河滩地区的供水问题,苏联军队使用核弹实施地下爆破,威力大约为14万吨TNT。此举虽然帮助修建了水库,但是这里却出现放射性污染。现在仍然可以在那里用盖革计数器探测到放射性。
氢弹实验:当英国正在测试他们的第一颗氢弹时,科学家想要收集爆炸蘑菇云内的物质,因此一架飞机就被派往去收集放射性尘埃,飞行员知道他们被当成了试验品,当他穿过放射性云层时,发现机翼上形成了雨滴,他意识到这是放射性雨滴,此后他们患上了癌症,孩子也有疾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针对9月9日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进行的第五次核试验,环保部会同卫生计生委,水利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军队、武警相关部门于当日8时35分启动二级(橙色)应急响应,全面开展东北及周边地区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人工放射性核素采样分析及技术研判。目前开展的辐射环境监测包括,东北及周边地区
一、核技术发展美国初步批准Y-12工厂铀纯化设施美国国防核设施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2015年10月的一份备忘录信息显示,美国联邦监管部门初步批准了位于Y-12核武器工厂的新铀纯化设施,该设施被称为电解提纯项目,建造成本在5860万~7670万美元之间。该设施计划在2021年投产,它将取代Y-12工厂拥有类似能力
这两天一直被朝鲜核试验的新闻刷屏,朝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也受到了各方谴责。这让小编想到了一个地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以北110公里,它是前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1/23来自长崎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的图片资料,1945年8月9日拍摄的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照片,照片中长崎上空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2015年8月6日是广岛原子弹爆炸70周年。70年前,美国B29轰炸机艾诺拉盖号在广岛上空投下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短短几秒内杀死了数以千万的日本民众。截止当年年末,总计有1
1/101945年夏,二战中的日本败局已定,美国为了加速战争进程,分别于8月6日和9日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从而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伤亡。66年后的2011年,一场大海啸摧毁了位于日本北部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露导致成千上万的居民逃离家园。这场灾难,成为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以来最严
7日下午14:00-15: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访谈《做客中央台》专访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关于核电站,孙勤介绍道,火电站就是用燃煤锅炉把煤能量变成热能,带动汽轮机发电机,核电站就是用核反应堆代替了燃煤锅炉。但是烧煤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反应堆是烧核燃料,煤炉子总是有一个烟囱排放,而核反应堆是完全封闭性的,既安全又防止扩散。在谈到核燃料的安全性问题时,孙勤表示,烧核燃料用的是非天然铀或者是低能铀,而作原子武器爆炸必须是高能铀,达到90%以上的浓度才可以。相当于啤酒跟白酒,白酒你用火柴一点可能就烧起来了,
巨变:事故发生后,曾经一尘不染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控制室已经掩埋在了放射性尘土中25年。地面控制:工人们正在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结构的地基。建成后,这个被称为”穹顶“的结构将会向东移动约300米,覆盖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残骸的上方。有毒的残骸:当年修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是非常困难的,今天要把他拆除则要更加困难。“你能说这是安全的吗?”1986年4月26日,两声巨大的爆炸撕裂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机组,将反应堆重达2000吨的巨大混凝土顶盖就像一枚硬币一样抛上了天空。反应堆核心炸裂而成
自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恢复核电建设以来,核电安全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作为化石能源替代品的高科技产物——核电,是如何保障安全的?其安全性是否可靠?带着疑问,近日,记者赴烟台海阳探访了山东正在建设中的第一座核电站。“核电建设的成本近大半用来保障安全。”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工程施工部核岛处处长章善春,一边带领记者在工地上参观核电站建设,一边向记者阐述核电安全保障措施。“我们得挖空心思想象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他说,虽然核弹和核反应堆都是以铀为原料,但两者对纯度的要求完全不同,这决定了核电站
全球核电复兴之路一波三折,今年3月日本福岛核危机的严重程度成为25年来全球最严重核事故,引起全球核电业界一片哗然。在历时半年的、围绕“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的核电论战趋于尾声,核电将要走出沉寂的当口,不承想,在一个全球核电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一个拥有几十年核电安全优良纪录的国家--法国,却在核电安全问题上,再出事端,使核电安全问题重回人们视线,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在全球核电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法国核爆炸的冲击波近来法国正面临多事之秋,一方面,作为欧洲“三驾马车”之一,对欧洲愈演愈烈的主权债务危机要施以援手,
11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核游行刚刚在日本进行,要求政府废除核电站,停止核电开发;12日晚,法国南部马尔库尔核爆炸,致1死4伤;同日,伊朗首座核电站开始发电,俄伊签署核能领域合作协议。在未来的能源之路上,“核”到底该何去何从呢?“福岛”之后,谈“核”色变尽管法国核安全局表示12日的爆炸仅是一起“工业事故”,非“核事故”,但恐慌情绪还是席卷了市场:欧股大跌,法国CAC跌幅一度超过5%,跌幅居欧洲三大股指之最。而在日本,约1300名反核示威者
9月22日20时50分,川渝特高压工程甘孜变电站1000千伏GIS(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通过耐压考核试验。此次试验有效检验了特高压GIS设备在高海拔地区的安装质量及应用可靠性,标志着甘孜变电站1000千伏GIS设备具备投产条件,填补了国内外高海拔特高压现场试验技术空白。甘孜变电站海拔3450米,是川
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对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已成为国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举措。以某电厂一台亚临界600MW煤电机组为例,针对增容提效改造目标,采用先进的AIBT通流改造技术和辅机节能技术对机组实施改造,并对增容提效改造后的煤电机组进行性能考核试验,对比分析改造前后机组的热经
近日,美国媒体报道了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的核试验给当地带来的灾难。居民辐射中毒、海洋生物污染、核废料填埋场面临泄漏危机、太平洋海域环境遭到永久性破坏……美国核试验“后遗症”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美国的核灾害处置方式也受到各方质疑。马绍尔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由1200多个大小岛礁组成,人口
巴基斯坦时间8月14日20点(北京时间8月14日23点),由国家电投中电国际投资控股的中电胡布2×660兆瓦燃煤发电项目顺利完成商运前双机168小时试验及其他巴政府规定的考核试验,即将正式投产进入商业运行。该项目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胡布河入海口,由国家电投中电国际与巴基斯坦HUBCO公司共同出资建设,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样致突变性的鉴别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鉴别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致突变性的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水质致突变性的鉴别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法(HJ1016
国庆前夕,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这一刻人们再度记起了这个名字。此时,距离林俊德去世已经整整6年。某试验训练基地原研究员林俊德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就像扎根大漠的胡杨,他在戈壁滩一扎就是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
2018年11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301医院病逝,享年101岁。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来源:新华社、中国核网、中科院之声)程开甲,1918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
原子时代开始于1945年7月16日,当时曼哈顿计划在新墨西哥州沙漠进行试验,首次成功引爆核武器。不到一个月之后,原子弹投向了广岛和长崎。从那时起直到1996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为止,在世界各地的偏远岛屿、环礁和沙漠中进行了2000多次核试爆,其中绝大多数是美国和苏联在为可能到来的核战争
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学龙高声宣布:14.88秒,热冲击试验通过!,全场掌声雷鸣!这是2017年8月27日13时50分,上海阿波罗为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自主研制的AMX3800-880F型主给水泵组热冲击试验通过的情景。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核华电河北核电有限公司、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3月9日,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顺利完成大唐哈一热配套调峰热源项目1号锅炉性能考核试验。哈一热配套调峰热源项目1号锅炉已完成72+24h试运行,顺利移交生产,委托该所锅炉室进行性能考核试验,测试锅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锅炉室提前谋划,根据哈锅锅炉技术规范的设计参数及有关规定设计试验方案,配备
全面禁止核试验公约组织记录了俄罗斯陨石雨和朝鲜核试验的第一手数据,它怎么就这么快呢?这个组织在全世界有337个地震、水下传声、次声波和放射性核素监测站,可以检测到任何核爆炸。虽然是建造来监测核试验的,这些站点也可以收集数据用于海啸预警、火山喷发、气候改变、鲸鱼迁徙及其他科学项目的研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为国家隐姓埋名几十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搞出氢弹来”,这是他的回答。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的轰鸣,我国仅用时2年8个月,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他隐姓埋名20余载,
据新华社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此前,42人获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古巴)、
1月16日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网”ID:NuclearNet作者:Viador)至此,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仅有3位健在,他们是97岁的王希季、89岁的孙家栋和89岁的周光召。
国际在线消息,据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1月11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日前会见了参与首次氢弹试验的有功人员,并与他们合影留念。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李万建等人陪同会见。《劳动新闻》称,金正恩日前将参与朝鲜首次氢弹试验的核科学家、技术人员、军方建设人员等有功者邀请至朝鲜劳
针对朝鲜第四次核试验,我国环保部于第一时间启动辐射应急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朝鲜本次核试验目前尚未对我国环境和公众造成影响。1月6日9时30分,朝鲜在丰溪里核武试验场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具体位置距离我国边境最近处不足100公里。环保部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启动了应对朝鲜核试验辐射应急预案
新华网平壤1月6日消息,据朝中社当天报道,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成功进行首次氢弹试验。朝鲜首都平壤当天一切平静,没有举行大规模民众庆祝活动。截至当地时间下午3时,平壤街头一切正常,民众生活秩序如常,没有举行大规模庆祝活动。朝鲜官方目前没有进一步动态,尚不清楚是否会组织民众进行庆祝。
今天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之一的于敏院士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此次唯一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据悉,经过严格评审,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图片来自网络【于敏院士简介】核物理学家 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