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产能过剩下亏损的钢铁行业提升环境生产力或是正途?

2014-05-15 16:16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昕 罗高来 曹凤中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生产力钢铁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怎么解决企业过剩?

整合驱动力更多来自资源约束、节能减排、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

我国钢铁产业现存的产能过剩,实质上是技术水平低下、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企业过剩。解决企业过剩的最好方法是实行整合机制,通过产业整合,造就产业领军企业,由领军企业主导产业秩序、推动产业升级。

尽管行业发展的低迷期也是顺势进行产业兼并重组、推动市场对企业优胜劣汰的机会期,但我国钢铁产业运行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同,产业整合的驱动力也存在差异。

整合驱动力不仅来自于市场约束的生存竞争和企业扩张的内在冲动,更多地来自资源约束、节能减排、外资并购压力、产能过剩、集中度过低、产业政策等综合因素,产业整合的市场环境不成熟,如同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一样,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实现钢铁行业的整合,同样会周期过长,造成资源的持续浪费和污染的继续累积。

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的条件下,我国钢铁产业整合在市场和政府双驱动下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推动”是较为合适的整合模式。宝钢整合八一钢铁是这一整合模式的范例。

当前产业整合机制迫切需要的是,相关政府部门协同联动,制定并有效实施产业发展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高度融合的产业整合政策,推动钢铁产业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目标的由产业组织整合、产业链整合到产业空间整合的优化升级。

企业水平差异大怎么办?

提升先进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我国钢铁行业内部各企业的发展很不均衡,重点统计范围内、外的企业在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环境友好、运营绩效等各方面指标相差很大。例如重点统计企业2010年的吨钢排放二氧化硫为1.53千克、烟粉尘1.1千克,与国际先进企业间的差距相比非重点统计范围的企业要小得多。

因此,我国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除了强制淘汰落后产能、整合重组有望优化升级的企业,还必须特别重视对行业中的先进企业实行激励机制,促进其不断创新,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中发挥作用。开辟广阔的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进一步满足国内市场的新增需求,不但解决产能过剩之困,而且实现良性发展,是钢铁行业产业升级的核心进程。

因此,要不断完善对这些先进企业的对外投资、融资、信贷、贸易等一系列激励政策,促进它们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的多层面创新,增强内部创新驱动,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尽早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环境生产力查看更多>钢铁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