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产能过剩下亏损的钢铁行业提升环境生产力或是正途?

2014-05-15 16:16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昕 罗高来 曹凤中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生产力钢铁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发布信息,我国钢铁行业2014年第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亏损23.29亿元,累计亏损面达45.45%。

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钢铁行业必须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扭转盲目扩张、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率运营难的困局,走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钢铁业发展面临四个挑战

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

多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一直呈现着爆发式增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到1996年,仅用17年时间,粗钢产量就由3448万吨跃增3倍过亿吨,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此后至2013年的第二个17年,钢产量又奇迹般地几近翻了三番,达到7.8亿多吨,并且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然而,我们钢铁行业如此迅猛的发展,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例如2003年,我国吨钢综合能耗达770千克标煤,日本同期是656千克;我国冶金系统2004年平均吨钢消耗新水11.15吨,但欧洲的阿瑟勒钢铁公司只有3.74吨;我国2010年非重点统计企业的吨钢排放二氧化硫5.34千克、烟粉尘5.1千克,而日本新日铁公司于2009年吨钢排放二氧化硫就已达到0.44千克,德国蒂森钢铁公司吨钢排放烟粉尘0.42千克,韩国浦项仅为0.14千克。

由此可见,如果继续按这种粗放低效的模式发展,产业越发展,规模越大,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危害就越严重。

目前钢铁行业发展主要面临如下挑战,一是多年连续高速发展导致包括环境在内的资源短缺压力巨大;二是行业的落后产能严重过剩;三是行业整体技术创新不足,高端产品缺乏,多数企业缺乏竞争力;四是企业成本不断增高,利润渐趋低微,甚至大面积亏损,许多企业运营难以为继。

强制淘汰机制怎么发力?

将现有改造升级无望的落后产能尽快淘汰

市场是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决定性动力,但市场不是唯一的外力,政府的监管、疏导、影响也是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是:淘汰现有落后产能,优化升级产能的整合重组,全面创新和提升先进企业技术、管理、商业模式,以及行业整体绿色转型。

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监管制度有缺陷,单纯依靠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让高能耗、重污染的落后产能“自然”淘汰,势必周期过长,而伴随的是资源持续浪费和污染继续恶化。这就需要另一个外力,强制淘汰机制,协助市场将现有改造升级无望的落后产能尽快淘汰。

同时,为防止发达地区淘汰的落后产能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要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机制。对新建企业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决不允许企业未批先建或边批边建,确保规范的监督性监测,加强环评后评估的法律有效性。有条件的地方,新建厂必须进产业园区,统一监管。没有产业园区的地区,要按当地的生态功能区要求建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为此,除了严格执行上述现有的监管措施,还有其他重要工作,一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时提高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倒逼标准;二是根据发展不同阶段,各地区制订并实行高于国家标准的差异性地区标准;三是破除落后产能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打破妨碍落后产能淘汰的利益链条;四是公开企业污染排放信息,加大公众参与阳光监管的力度,并且配以市场化手段(例如第三方监测)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环境生产力查看更多>钢铁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