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国际维度下的能源战略

2014-05-19 09:52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陈柳钦关键词:能源战略能源变革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国际能源战略,需要放到世界秩序重建和中国崛起这两个宏大的历史事件中去观察。中国国际能源战略在其形成过程中,历经了酝酿(1993年前)、探索(1994—2000)、发展(2001—2004)和走向成熟(2005年后)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特点,都打上了时代烙印,每个阶段的政策都是根据当时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尤其是能源形势而制订的,它们是时代的产物和实践的结晶。1993年之前,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战略处于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能源发展从自给自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自给有余,出口一定数量原油,发展到原油出现缺口,能源结构弊端显露,因而引起决策层思考并开始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这是一个痛苦的阶段,中国不得不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观念,改革国内能源价格体系,努力向国际市场靠拢。1994年到2000年为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战略探索阶段。这期间,中国能源国际化思路发生重大转变,从单纯的“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国家改革能源管理机制,推动有利于“走出去”市场竞争体系形成。能源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打开周边、非洲等地区的市场,并且探索利用国际资本抵御投资风险。2001年至2004年是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战略稳定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国内能源形势和国际能源形势发生转折性变化。面临新的能源安全形势,中央确定走多元化的国际能源发展路线,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多方面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竞争,确保能源安全。有关政府部门积极为油气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油气企业则加大“走出去”力度,在国际能源市场稳步推进,已进入规模投资和收割时期。2005年后是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战略走向成熟阶段。随着中国对未来能源安全意识的加强,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国家制定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领导人提出新能源安全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方向。随着中国能源安全意识和国际合作意识的增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能源企业国际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家能源战略理念也开始发生转变,即:从偏重保障供给为主转变到科学调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以能源的消费调控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严重依赖煤炭资源向绿色、多元、低碳化能源发展;从过度依赖国内能源供应要转向立足国内和加强国际合作;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能源发展向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协调发展转变;从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从各能源品种独立发展向多种能源互补与系统的融合协调转变。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战略正在走向成熟。

近年来,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比如,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再度调整、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资源生产和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愈演愈烈、世界石油新版图出现、能源地缘政治矛盾与冲突加剧以及资源民族主义重新崛起等,还有就是,国际能源战略犬儒主义使得世界能源格局缺少了某种主导力量,从而产生某种国际能源政治经济秩序真空,增加了世界能源格局变动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低碳能源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构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环境政治与国际责任等一揽子综合问题上,中国受到的压力和承受的责任将会越来越大。一方面,中国能源结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一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环境问题与运力紧缺是其致命的掣肘环节;二是油气资源紧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并且国产油气生产的增长趋缓,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大;三是核电、(天然)气电和新能源起步晚,发展前景尚不明朗;四是能源消费与供给呈现出巨大的区域性不平衡格局;五是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引出的环境保护问题,基本未得到解决,并将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日益加剧。另一方面,中国石油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巨大,运输通道战略安全脆弱,中国的海洋石油资源正在遭受极大的损害。还有就是,中国缺乏完善健全的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严重不足,国家能源管理体制面临改革。未来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重要时期。但是,这一时期,中国能源需求还会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将继续上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加以保障,能源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加快中国国际能源战略调整,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能源战略方针十分必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战略查看更多>能源变革查看更多>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