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萨克斯呼吁中国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以跟上气候变化的节奏,顺利从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
文|悟能
上周三,悟能非常荣幸的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东亚•北京)的邀请,有幸采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主任(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SNSD)、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杰弗瑞•萨克斯 (Jaffrey Sacks )教授。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SDSN)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12年发起的一项特别倡议行动,旨在汇集全球科学、技术方面的专家技能应对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2015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设计和实施问题。
此次萨克斯教授来中国主要的目的是正式开启SNSD工作的中国篇章。在大约一个小时的访问中,萨克斯教授就众多和能源息息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做了分享,其中涉及化石燃料,太阳能,碳捕获封存技术,电动汽车等,并对中美两国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做了有趣的对比。
清洁能源需要强大的电网作支持
美国有权威报告指出,具有市场竞争力并且稳定的太阳能预计能够满足美国25%左右的能量需求。但是在美国,太阳能的问题是分布区域有限,集中在美国的西南部。同时大规模的太阳能应用需要一个强劲的电网作支持,但是美国目前没有,中国也没有。其实所有的低碳能源的使用都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电网做支持。这就是为什么在欧洲太阳能的使用是如此艰难,因为欧洲也没有一个强大的电网。
很有讽刺意味的是,绝大多数优质的可再生能源都蕴藏在远离人类的地方,比如山顶,近海,沙漠等等。所以如果想要能够利用这些能源为人类服务,就需要一个可以实现原图传输的强劲电网作支持。
如果台湾不支持核电,请拿出替代的方案
我是支持核电的。核电在中美两国的低碳能源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然有反对的声音。别说是核电,就是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在中美都会遭遇邻避效应。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电网,没有碳捕获,没有核电,那我们就会呼吸肮脏的空气,面临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
对于那些希望达到减排目标,但是又不想使用核能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我很支持。但是如果他们最终没有办法达到目标,并且继续污染空气,那我认为这个答案还不够好。
德国表示可以不通过核能,依靠风能和太阳能实现减排目标。如果德国能按计划实现,那非常好,但是他们必须向其他国家展示他们的计划,因为全球范围内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知道别的国家也在努力达到这个目标以及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所以台湾如果选择不使用核能,就必须要拿出另一套可行的方案来,如果他们没有方案,那是不能接受的。
我对核能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从福岛核事件发生后,核能在技术方面已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有的反应堆拥有更高的安全系数和灾难防御能力。第二,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是目前还处在试验阶段,仍需要通过国际相关监管机构的评估。第三,大众需要知道,虽然核能存在真实的风险性,但是与煤炭造成的大规模人类死亡相比,这些风险可以说是很低的。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和煤炭相关的疾病,造成的损失严重。的确,核能造成的损失是可怕的,但是煤炭造成的损失确实惊人,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罢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一直以来,内蒙古承担着全国能源的保供重任。但“双碳”背景下,相较其他风、光资源型省份,因煤而兴的内蒙古也面临着更为艰难的能源转型路径。那么,保产能和绿色转型如何两全?今年夏季,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罕见高温天气。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通报,从7月下旬到8月
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力巨大。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后,我国煤炭能源产业势必要向减碳这一方向进行自我转型。那么在双碳目标下,煤炭能源该如何“破”与“立”呢?一、要做到
这样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适应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呵护好。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一直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多国陆续列出“弃煤”时间表,如法国计划于2021年关闭所有的燃煤电厂,英国决定于2025年前关闭所有的煤电设施,芬兰决定到2030年实现全面禁煤,荷兰将在2030年前禁止煤电,德国最迟将于2038年关闭所有燃
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了2020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文件中提到:着力推动煤炭清洁生产。落实《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工艺及装备、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升煤炭清洁生产水平。因地制宜推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矸石不
5月27日,ldquo;绿色煤炭资源rdquo;这个新概念进入煤炭人的视野。它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在ldquo;我国煤炭资源高效回收及节能战略研究rdquo;成果发布会上提出和阐释的。什么是绿色煤炭资源?我们国家有多少这样的资源?你的企业拥有绿色煤炭资源吗?非绿色煤炭资源矿井将面临怎样的未来?请看中国煤炭
ldquo;电力百家讲rdquo;是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电力云平台主办,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支持的线上直播品牌。ldquo;电力百家讲rdquo;每期都会邀请行业专家,在线上直播:火电、光伏、风电、储能、配电等领域的的课程!欢迎围观!线上共享电力知识,线下交流实战经验。本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共同在北京发布了《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煤炭市场黄金时期结束蓝皮书指出,在经历了2015年需求的大幅下滑之后,2016年世界煤炭市场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也说明了在
1882年,爱迪生在伦敦开设HolbornViaduct发电站时,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煤电的国家。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英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彻底摆脱煤炭能源的国家。当地时间周五,英国国家电力供应公司(NationalGrid)在Twitter宣布试行停止燃煤一天。这是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第一次连续24个小
芬兰最近表示,计划将煤炭能源使用到2030年就截止,届时芬兰将是世界上首个与这种传统能源方式和化石燃料污染说再见的国家。芬兰的目标是在2050年全境实现碳中性能源生产,该计划雄心勃勃的要结束对煤炭的依赖,并且对去年巴黎会议提出的国际碳排放要求来说是一大进步。虽然目前也有国家表示自己要在20
天公不作美,今年的全国两会,北京的天空没有给出一个好颜色来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似乎在有意让他们品尝一下北方空气中散发出的这种特有的味道。这样的现实,很容易让人把矛头直指煤炭。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发生根本变化,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现状,上述指
天合光能海外电站事业部(以下简称“天合光能ISBU”)是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公用事业级光伏及储能项目开发的业务部门,近日,与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领导者Equinix(纳斯达克代码:EQIX)在日本签署了一份为期20年的购电协议(PPA)。根据协议,天合光能ISBU将通过其自主开发、建设和
3月2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拉萨市拜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龚会才,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旦巴;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参加会谈。王君正代表
3月28日,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在昆明拜会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央地合作、共同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邱江,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小军参加会谈。王宁、王予波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中国
3月28日,±500千伏德阳—宝鸡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累计交换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通过跨区电力交换,累计替代发电用煤65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9亿吨。德宝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内第一个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直流输电自主设计、制造
3月29日,华润电力在北京召开“决心浩荡行则必至”2025年工作会议。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视频出席会议,华润集团副总经理韩嵩、战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华润电力管理团队成员、外部董事,华润电力直管干部、专职董事,总部部室及大区专业总监,重庆能源相关负责人,优秀员工代表等260余人现场参会。华润
美国科技巨头苹果(Apple)宣布在中国启动第二期清洁能源基金(ChinaCleanEnergyFund),承诺投资最高人民币7.2亿元(约9900万美元),预计每年可向中国电网新增约55万兆瓦时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一期基金已完成,1GW风光项目建设该基金是苹果到2030年实现供应链100%可再生能源目标的一部分,将延续2018年
以“七个聚焦”抓好云南能源监管各项工作云南能源监管办党组成员、监管副专员邵先海2024年,云南能源监管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能源局决策部署,自觉将能源监管置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来思考谋划,认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推进氢氧化铝焙烧、铝用阳极焙烧环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原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
3月26日至27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深入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建和在役项目调研,看望慰问奋战在雪域高原一线的干部职工。他强调,西藏是集团公司的战略要地、发展重地。西藏公司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重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达到20亿千瓦。“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累计增长了103.1%。数据显示,2025年2月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国总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8.8%。其中,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达到14.
据日本《现代日刊》杂志3月12日报道,本月11日,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连)会长中西宏明(日立集团董事长)接受媒体采访,面对核电站重启问题,他表示:“我认为无需与凭感情用事而反对核电站重启的人进行争论。这么做毫无意义,而且你很难说服他们。”中西宏明一贯坚持核电站重启的立场,并在公开场合
尽管日本国内反核声浪不小,但为了落实减排目标,日本政府仍将核能列为重要基础电力,不同的是拟将目光转向更具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小型核电机组。美、中、加、英等许多国家先后投入发展小型核子反应炉,轻水反应炉虽仍是当今主流,但小型核子反应炉预计二○二○至二○三○年间将可实用化,成为次世代的重
编者按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CharlesPerrow早在1984年就发表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专著《NormalAccidents:LivingwithHigh-riskTechnologies》,他指出高技术复杂系统出事故的概率会比人们原先估计的要高得多,这类事故将是正常事故,而不是什么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事故。该书学术价值很高,但遗憾的是由于其
2017年11月8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波恩召开(11月617日)期间,非政府组织人类的能源(EnergyforHumanity)发布《2017年欧盟气候领导力》报告。报告的一项结论是德国的能源转型政策使气候变得更糟。因为这一政策关停了零碳排放的核电厂,并使德国在未来数十年不得不依赖燃
国土面积不足6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000万,却拥有58台在运核电机组、核电在能源结构中占比72.28%、每年电力出口收益30亿欧元,这就是法国!今年5月,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当选时他支持降低核电使用,同意到2025年将核电占比降至50%,并关闭费斯内姆核电站。但法国能源专家PhilippeCharlez当即表示,到2
国内最大的屏蔽电泵专业生产厂家、日本独资企业大连帝国屏蔽电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国电泵)因违反核安全法被环保部处罚。环保部在今天公开的处罚决定书中表示,除了责令帝国电泵停止违法行为,并处20万元罚款外,同时吊销了违法操作的焊工周顺东的资格证书。成立于1994年9月19日的帝国电泵原本是日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污染严重,电力发展需转型,福岛核事故,世界核能发展前景悲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中国核能发展出现了一次大辩论。挺核反核,双方分歧巨大。本人支持慎重发展核电核能。在我看来,双方言论中,均有诸多片面,夸大,不实之辞,因此希望以此文澄清一些事实。有不当片面之处,欢迎大家指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污染严重,电力发展需转型,福岛核事故,世界核能发展前景悲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中国核能发展出现了一次大辩论。挺核反核,双方分歧巨大。本人支持慎重发展核电核能。在我看来,双方言论中,均有诸多片面,夸大,不实之辞,因此希望以此文澄清一些事实。有不当片面之处,欢迎大家指
北大物理学院副教授雷奕安的一篇旧闻《挺核反核双方的19个问题》最近火了,成了朋友圈中的爆款文章。相关阅读:雷奕安:挺核反核双方的19个问题不过,也有核电业内人士对这篇文章并不满意,称该文看似中立、资料丰富,但其实只是一位有一定科学素养人士的跨界发言,存在多处以偏概全及偷换概念;作者对
8月6日深夜,上万连云港市民走上街头,反对一个莫须有的威胁:中法合作的核循环项目。在这里,不负责任的媒体,愤怒的民众,沉默的央企和反应滞后的政府先后亮相。相关阅读:中国接手西方核废料为何不靠谱?哗众取宠的媒体典型肖像此次引发争议的源头是一条普通的新闻:7月26日,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
5年前的强大地震引发10米高的海啸,冲击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导致多个核反应堆堆芯熔毁。这场史上最重大地震之一的灾难造成近1.9万人遇难或失踪,约16万人失去家园和生计。据日本警察厅统计,迄今为止,全国15894人遇难、2561人下落不明。五年前的今天,强震和海啸袭击了日本东部,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