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谁卡住了煤炭行业去产能化的脖子?

2014-06-03 12:36来源:中国煤炭报作者:周娟娟高文静王成祥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五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个体合理与整体困局

既然产能过剩如此严重,产量又供大于求,为什么不限产呢?“限产不仅陕西省做不到,哪个省也做不到。”对于记者的提问,黄家余如是说。地方政府不愿意限产,企业也不愿意限产。

今年,陕西省制定的煤炭生产目标是5.3亿吨,比2013年增加3700万吨。为了保证全省工业持续增长,作为支柱产业的煤炭产业必须通过增加产量来支撑。

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大量资金进入这一行业,使资源富集区煤炭产能无序增长。“每个地区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山西省想让内蒙古少产点,内蒙古还想让陕西省少产点呢,所以限产很难做到。”陕西煤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政府有政府的考虑,企业也有自己的难处。

黄家余举了一个例子,年产500万吨的煤矿,如果一年生产不到420万吨煤就会亏损,产量达到420万吨就能保住本,超过420万吨的煤炭产量卖到的钱就是煤矿的利润。

“以井下的风机为例,一开就停不下来,不管采不采煤都会产生固定成本。除了井下的运行成本,还有地面上的行政成本。”黄家余说,“现在虽然有些地区的煤炭售价比成本都低,卖一吨就亏一吨,但一个煤矿一个月不出煤亏40万元,出点煤就能少亏20万元,这样一算,就知道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停产或减产了。”

除了算固定成本,在陕西榆林地区还有一些新建矿井是为了还贷款只能尽早投产达产。“一些煤矿是靠向银行贷款建起来的,每个月需要偿还高额利息,在这种情况下,煤矿只能尽可能地多采煤。”榆林市一个煤矿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怕丢了市场也是企业不愿意减产的一个原因。“目前一些煤炭企业往往采取暗中降价的方式来保住市场。在产能过剩、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很容易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陕西省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业务发展部部长韩建华说。

资源调出省不愿意减产,那么资源调入省就更没有减产的意愿了。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获悉,今年前4个月,山东省生产原煤5147.4万吨,同比增长6.04%,产能利用率达到91.9%;销售商品煤4897.3万吨,同比增长11.3%;月末煤炭库存258.7万吨,同比增加38.4万吨,已超过全省7天的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虽然当前煤炭市场已经进入了销售淡季,但山东省煤炭企业丝毫没有减产的迹象。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为什么山东省煤炭企业减产的意愿不强?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经济运行处处长于秀忠介绍,从近期煤炭市场的表现来看,由于山东省是消费大省,净调入量已超过省内产量,煤炭有销路、有市场,能够实现产销平衡,所以企业不考虑减产。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有不减产的理由,听上去也合情合理,但是个体的合理叠加却演变成了整体的困局,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利益也就得不到保障了。韩建华认为煤炭企业都不减产,就这样往前走,最后整个行业都会走不动。

原标题:谁卡住了去产能化的脖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