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访谈正文

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环保投资占GDP比重须达到2%以上

2014-06-05 09:08来源:华夏时报作者:马维辉关键词:曲格平大气污染防治世界环境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十条”,你认为这一计划能否实现?

曲格平:计划我看了,制订得很好,也非常详细。但是我询问了认识的人,大家普遍觉得难度较大,即便能够实现,时间也不大可能早于2017年。因为:第一,中国的污染物排放量还在爬坡阶段,我们的重化工业还没到达峰值点,钢铁产量、水泥产量仍在新增;第二,从环保管理机制来讲,京津冀三个地方互不统属,协调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这次的“大气十条”,如果还完不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将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无论如何要将这个计划实现。这就要求从现在开始必须下定决心,把目标细化,不能等到过两年再说,再等两年2017年就到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到时候目标完不成,我们的统计数据也可以完成。不过,这一次数据掺假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大气十条”提出的是质量目标,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这个数据是每天都会公布的,所以造假也很难。

我曾经在回答国外记者提问时说过:在急切解决环境污染的心情下,往往把理想作为近期工作目标,盲目冒进,这注定要失败。

“中国污染

最严重的时期”

问:中国环保法的制定颁布从时间上算不比西方晚,但是中国环境保护问题却比西方多,问题出在何处?

曲格平: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开始迈上法制轨道。而西方发达国家是何时制定“环境基本法”的呢?美国是1970年,日本是1967年,法国是1976年,英国是1974年。就时间而言,中国环境基本法建设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也晚不了几年。

此外,中国在污染防治方面的单项法律也很多,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统计显示,中国已制定8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50余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更是高达1600余项。虽说还不够完善,但主要方面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其问题则是在“有法不依”上。

问:由局升格为部之后,有评论认为中国的环保部门将具有更大的权力,环保状况将得到明显的改观,是这样吗?

曲格平:1974年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国环办”,这种状态持续了近10年。1982年,国家设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环保局,从而结束了“国环办”的这种临时状态。1988年,环保局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分离出来,建立了直属国务院的国家环保局,至此,“环境管理”才成为国家的一个独立工作部门。1993年,全国人大设立“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全国政协也相应设立了“环境与人口委员会”,上行下效,各省、市、区也都相继建起这一机构,在国家各级管理层面上环保工作开始得到全面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不过,国家环保局不但未被调整撤销,反而由原来的国家环保局(副部级)升格为国家环保总局(正部级),成为唯一一个升格的部门。

回头看一看,我们的发展战略并不比别人差,可以说还相当领先;我国的环保法律起步不比别人晚,主要方面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但环境问题还是没有得到遏制,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这十几年的时间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时期。

把1993年至2001年这八年作为一个阶段看,1993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一年,也是中国环保历程中污染问题加剧和规模治理开始的时期。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各地上项目、铺摊子热情急剧高涨,加之上世纪8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致使中国环境污染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许多江河湖泊污水横流,蓝藻大暴发,沿江沿湖居民饮水发生困难。许多城市雾霾蔽日,空气混浊,城市居民呼吸道疾病急剧上升。

而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经济更是步入起飞时期,重化工业加快发展,使得这段时期成为中国环境保护最艰巨的十年。特别是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各地兴起了重化工热,纷纷上马钢铁、水泥、化工、煤电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致使能源资源全面紧张,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十五”期末,二氧化硫、COD等主要污染指标没有完成原定的减少10%的目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到了2006年,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值分别为:二氧化硫2588万吨、氮氧化物1523万吨、化学需氧量1428万吨、氨氮141万吨,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原标题:曲格平:环保投资占GDP比重须达到2%以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曲格平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世界环境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