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技术正文

“外三”如何练成世界最低供电煤耗

2014-06-18 10:26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彭源长关键词:供电煤耗超超临界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系统优化及创新技术的实施中,由于一些技术不但节能效果显著,还因为简化了系统,提高了安全性,而显著降低了投资。所以,项目的总投资并没有因为这些节能技术的实施而增加。

外三没有止步。外三之所以是外三,在于它的创新。它的创新是非一般的、持续发展的集成创新。外三坚实地迈上了通往世界纪录的道路:2008年,两台机组在负荷率仅74%的状况下,实际运行供电煤耗287.44克/千瓦时,为世界最先进水平 (丹麦NORDJYLLAND电厂3号机组的煤耗折算至74%负荷时为288.5克/千瓦时);2009年,外三又先后实施了“零能耗脱硫”和“广义回热技术”这两项重大自主创新技术,经中电联认定,在年平均负荷率仅75%的状况下,两台机组实际运行供电煤耗 (含脱硫和脱硝等)进一步降低为282.16克/千瓦时,累计综合厂用电率为4.43%,在世界上大幅领先;2010年,外三又先后实施了“弹性回热技术”和“节能型快速启动技术”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经中电联认定,两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负荷率为74.3%的情况下,完成供电煤耗279.39克/千瓦时,成为世界上率先冲破280克/千瓦时最低煤耗整数关口的电厂;2011年,经中电联认定,新的纪录又连降3克,在负荷率为80.91%的情况下,含脱硫和脱硝的实际运行供电煤耗达到276.02克/千瓦时,创出目前为止世界最新纪录;2012年和2013年,在负荷率仅为77%、78.15%的情况下,供电煤耗分别为276.14、276.82克/千瓦时,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据介绍,目前外三这两台机组的节能降耗水平与国内最优机组相比,每年多节约动力煤23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万多吨,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亦相应大幅下降。

高效率首先是“保”出来的

超超临界机组蒸汽侧氧化及固体颗粒侵蚀(SPE)预防系列技术。这是记者职业生涯采写的报道中最拗口的词组。

被冯伟忠琳琅满目的创新弄晕了脑袋的记者,请求他只介绍他最重要的节能技术。他麻利地说出上面一组名称。记者不得不数次请他重复,才得以完整记录下来。

冯伟忠介绍说,这是一个超超临界汽轮机保持高效率及提升锅炉运行可靠性的技术,看似并不直接节能,但在外三所有节能创新项目中,却是一个实实在在最重要的,也是相对节能量最大的“节能”技术。他认为,对于一个新建电厂,尤其是超超临界电厂,首要的问题不是“节能”,而是“保效”。

这是个什么技术?以下是记者记录并请专家审阅过的采访内容。

所谓固体颗粒侵蚀,即SPE(SolidParticleErosion)导致的超(超)临界汽轮机效率的持续下降,是自上世纪50年代超临界技术问世后,一直与之相伴的世界级技术难题,这是超临界技术领域挥之不去的梦魇。国外许多超(超)临界机组在投产后没几年,就因效率的大幅下降而不得不更换汽轮机高温高压的叶片甚至整个内缸。我国近年来投产的超(超)临界机组也较普遍出现了这一问题,个别严重的机组仅运行了两年,汽轮机效率竟下降了8%(折合煤耗上升约24克/千瓦时)以上。这相当于2台100万千瓦的机组,一年因此要损失高达30万吨标准煤。而我们大规模建设技术要求更高的超超临界机组,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提高效率,但 SPE问题极大地吞噬了这类技术的优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供电煤耗查看更多>超超临界查看更多>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