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财经正文

页岩气商用元年:资本盛宴背后账单难平

2014-06-27 15:18来源:每经网作者:岳琦关键词:页岩气开发天然气勘探中石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内降低成本仍需时日

据报道,在重庆涪陵区焦石坝区块,优化后的单井投资达到9000万元,尽管在现场实施的过程中这一成本有所减少,但单井开发依然需要8500万元的投资,其中钻井投资3800万元,压裂试气4100万元,地面工程600万元。

相比国内近亿元的单井成本,业内人士估算,美国单井成本仅有中国的30%。贝克休斯(中国)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北亚区战略性业务拓展经理卜范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钻井周期、钻探成本,甚至井面的建设费等多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成本都远高于美国。

仅从钻井周期来看,由于开发经验不足,北美30天可以钻好的井,在中国可能需要60~90天,而每天的钻井成本就高达十几万元。此外,国内页岩气产区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度较深,增加了钻井成本。

“四川盆地深度比较深,且地层难打,钻井完成之后还要打水平井,再加上分级压裂,所以成本比较高。”翟光明表示,在降成本方面,我国还需要一个过程,美国也是经历了多年才把成本降下来。

“主要还是相关技术跟中国情况还不适应,而且中国有很多特殊问题。”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美国技术也琢磨了四年,近几年才爆发,中国真的把技术拿过来,也要有一个适应期。

对于控制成本的路径,页岩气工厂化作业、国产化技术等路径可能提示了方向所在。据记者了解,尽管国内部分企业已经有较强的页岩气开发经验,但部分核心技术依然在国外几大油气公司手中。

“实现国产化是可以把成本降下来。但目前国内技术跟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卜范慧表示,一项技术不一定适合于所有场所,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改善。如果拿不到技术精华,只是简单功能拷贝,就不能抓住技术核心,这也是目前国内钻井技术推动较慢的原因。

原标题:页岩气商用元年:资本盛宴背后账单难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天然气勘探查看更多>中石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