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07-07 08:38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华关键词:核安全核电站国家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核安全国家安全体系中各要素直接相关

(一)核安全与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生态安全具有①整体性,局部破坏会导致全局性灾难;②不可逆性,超过承载阈值后难以修复;③长期性,消除破坏后果的时间远超造成破坏的时间;④滞后性,破坏后果相对破坏行为较长的时间滞后。

核安全对生态安全的作用体现在促进正效应和防止负效应两个方面。促进正效应是指在保证核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核电在污染物总量减排中的作用。以辽宁省为例,其2013年全省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分别为2.17克/度和2.39克/度。据此,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年减排二氧化硫1.69万吨,氮氧化物1.86万吨,分别相当于辽宁省2013年减排总量的53.3%和23.0%,可见,核电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防止负效应是指核电厂按照纵深防御原则,建立多道实体安全屏障和多层次的安全保护系统,使核电厂保持正常运行状态,预防核事故的发生,并在一旦发生时缓解其后果,从而减少核事故对生态系统的冲击。

(二)核安全与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保持其经济存在和发展所需资源有效供给、经济体系独立稳定运行、整体经济福利不受恶意侵害和非可抗力损害的状态和能力,以及国家经济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经济体系与其他系统之间联系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在保证核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安全贡献巨大。一是核电厂建造期间对经济和就业的带动作用。据测算,在核电投资建设期,每1亿元核电建设投资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3亿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625个和总就业机会3680个。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按照每台百万千瓦机组投资130亿元计算,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开工四台核电机组,核电建造投资每年将产生国内生产总值(GDP)约500亿元,使经济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创造约16万个总就业机会。二是运行期间对经济和就业的带动作用。核电运行期,全社会1亿元的核电消耗可带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8亿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71个和总就业机会1922个。按照现有规划,十二五期间核电年均核电产出为1277亿元,带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1500亿元,使经济增速提高约0.3个百分点,创造约245万个总就业机会。三是拉动工业体系转型升级。作为科技密集型产业,核电技术要求高、产业关联度广,其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建设运营等环节对材料、冶金、化工、机械、仪控等多个行业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推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装备制造国产化、自主化水平,培育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拉动工业体系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三)核安全与资源安全

核安全通过确保核能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资源安全起到多重保障作用。一是核电的安全稳定供应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趋势。据统计,十二五前3年我国电力缺口较大,部分地区在用电高峰时段仍存在限电现象。根据各省能源需求预测,大部分省份十三五期间的电力缺口在1000万千瓦以上。二是核电的安全有序发展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已达到65.7%,;天然气消费占5.7%,核电占不到2%。同时,煤炭、天然气、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10%、30%和60%,直接影响我国能源安全。三是核电作为替代能源有利于提高化石资源利用效率。煤炭和石油作为化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化工原料,作为燃料直接燃烧利用,是资源和经济上的巨大浪费。

核电的稳定性、经济性和高能量密度的特点使其成为增加电力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化石资源利用的重要选项。

(四)核安全与社会安全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对比较突出,社会安全与稳定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影响社会安全的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和各种突发性事件数量有所增多,社会纠纷与矛盾冲突涉及范围不断扩大,利益主体间的摩擦和对立程度也在不断加剧,特别在核电建设问题上,当地人民群众对核安全十分关心,一些人对在当地建设核电站持反对态度,因此确保核安全对提高公众信心、保障社会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核企业必须认真履行安全责任,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严格安全监管,持续保持我国运行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业绩,持续降低辐射事故,有利于消除公众恐核心理,增强公众社会安全感。

其次,核电厂通过分级分区的实物保护措施防止非法盗取核材料和针对核电厂的人为破坏和恐怖活动,确保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和核材料的合法使用;核技术利用装置的存放及使用场所采取防火、防盗、防丢失、防破坏的安全措施,确保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上述安保措施,减少了因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导致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甚至恐怖事件的发生。

再次,通过信息公开、科普宣传、公众座谈、专家交流等多种公众沟通方式,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畅通各利益相关方诉求表达渠道,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性和对核安全的置信度,预防和减少涉核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稳定。

(五)核安全与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领土、政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各种侵袭、干扰、威胁和危害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我国表现为对外保持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对内保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稳固。在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中,政治安全的核心是党的领导的有效性和执政地位的稳定。

尽管世界各国从历史上发生的三次重大核事故中,吸取教训,进行重大技术和管理改进,推动了核电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三次核事故,对事故发生国都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成为反核人士强烈批评和攻击政府的核能政策的靶子,迫使美国核管会宣布暂停颁发新的核电许可。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既是一起震撼国际社会的生态灾难,也是一起震垮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灾难,为苏联的解体与社会体制的崩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1年福岛核事故虽然直接原因是极端自然灾害组合造成的,但国际社会特别是日本国内归咎于日本政府官僚主义严重、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对危机反应迟钝、应急管理混乱等,从而加速了日本政党轮替。

核安全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和重要标志之一,一个国家的核事故应急处理往往能反映出国家政权控制力和国家意志力强弱。核安全问题处理是否适当及时,事关民心向背和政权安危,必须从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给予足够关注和重视。

原标题: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安全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国家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