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页岩气开发:水力压裂法又添“新罪名”

2014-07-16 08:40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李慧关键词:水力压裂法页岩气开发页岩气勘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最新研究表明,油气开采过程中通过处理井将废水回注地下,可能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中部地区近年来地震频发的“幕后推手”。此项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牵头的研究报告,已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该报告指出,仅今年俄克拉荷马州就发生了约240次震级3.0及以上的地震,是加州的两倍。而在2008年油气开发尚未兴起之前,当地地震发生率仅为每年一次。

研究人员发现,2012年,俄克拉荷马市发生的许多地震与当地东南地区的4座井密切相关。而这4座井正是采用高压,将油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回注地下的处置井。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废水处置井的作业增加了地下压力,导致周围近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震活动激增。

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教授、研究报告作者之一乔佛里˙阿伯斯表示:“地震频发绝非自然现象,这些废水处理井对地下系统造成的影响很大。规模最大的水力压裂处理井泵送的废水量每月高达160万桶。处理井向地下沉积层持续泵送废水,导致压力不断堆积,孔隙压力的不断提高,最终导致灾难的发生。”

研究还发现,地震多距离废水处理井有一定距离,时间上也存在延迟。阿伯斯表示:“有时泵送开始的时间距离地震发生可能会间隔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地下压力的增加导致断裂层不断加大,加剧了高震级地震发生的可能。

据负责监督当地油气开采安全的俄克拉荷马州企业委员会透露,当地规模最大的一座废水处理井为油气开采公司New Dominion所持有,另有至少4座高流量处理井属于目前已申请破产的石油公司Beard Oil。

Beard Oil公司总裁赫伯˙米在接受采访时辩解称,该公司已于2012年10月申请破产,名下的处理井也于12月停运。“现在的地震威力的确远大于从前,我们也无能为力,但不该把地震都归咎于我们。”

面对此次发表的研究结果,俄克拉荷马州企业委员会表示,目前尚无法做出评论。

事实上,水力压裂法自应用以来就备受争议,此次公布的研究结果无疑又为其增添了引发地震的“新罪名”。美国地质调查局也曾在2013年发布报告称,美国中西部地区近10年来的地震频发,“几乎可以肯定是人为的”,其中油气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水力压裂法和废水回注就是主要“贡献者”。

据了解,作为美国目前开发页岩油气最广泛使用的作业方式,采用水力压裂法生产油气会产生大量废水,而高压回注是业界常见的废水处理方式。水力压裂和废水回注之所以会诱发地震,是因为这两种工业作业所采用的高压地下注液方式会增加地震断层上的孔隙压力,增加的孔隙压力会沿着断层带扩散,从而使局部及远处的断层带都受其影响。

有资料显示,水力压裂废水处理井导致的第一场地震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扬斯敦市。从2010年12月废水处置井投入使用至2011年关闭期间,科学家共记录了至少109次区域性地震,此前当地仅发生过一次3.9级地震。

原标题:水力压裂法又添“新罪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力压裂法查看更多>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页岩气勘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