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如何让全球经济“脱碳”?

2014-07-16 10:45来源:《金融时报》作者:杰弗里•萨克斯关键词:水力发电燃煤发电核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每个研究团队都根据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抱负、能源蕴藏状况、工业结构和公众接受度,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些国家可能会选择核能,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会回避核能。一些道路可能会采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而其他道路则可能会拒绝该技术。

画出这15条道路并不容易。一个主要问题是,维持低碳经济所必须的一些关键技术还未成熟到适合大规模推广。这些道路建立在假设未来10年到20年有足够多低碳技术能够完成大规模商业化的基础上。实际上,这些团队迄今还无法实现2050年150亿吨的排放基准,但如果有更多低碳技术可供选择使用,它们很可能可以实现这一愿景。

需要全球齐心协力地大规模定向投资的关键技术包括,间歇性风能和太阳能存储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低碳交通工具电气化技术;住宅和写字楼的低碳化取暖、降温和通风技术;第四代核能技术;航空和货运用高级生物燃料技术;以及不同工业领域的加热流程电气化技术。

除了为我们带来2摄氏度控温目标仍有可能通过深度脱碳实现的亮眼消息以外,这份报告还为国际气候谈判提出了重要的建议。谈判的重点在于到2025年或2030年的减排承诺。然而,如果各国没有着眼于更长的期限,他们很可能采取远无法满足2摄氏度控温目标要求的策略。

因此我们有必要签署一个协议,让各国在做出具有约束力的2025年或2030年减排承诺的同时,画出着眼于2050年的深度脱碳道路。各国全都会同意画出这些道路,供国内和国际的协作和监督,但鉴于其中的技术不确定性,不必受其中的具体规定约束。这些针对不同国家、着眼于2050年的道路将建立在一项共同承诺的基础上,即:各国将共同承诺遵守2摄氏度控温目标,并开展必要的全球合作,包括开展技术合作、拿出资金支持、协调各自的政策。各国政府和企业将预先同意一份将目前未达到商业化阶段的低碳技术,发展为可在未来大规模使用的低成本低碳技术的路线图,并明确划定资金来源。

今日的报告让我们第一次了解了这一新思路。2015年上半年,“深度脱碳道路项目”将发布其第二阶段的工作报告,来衡量转向低碳经济的成本和收益,并研究如何让各个发展阶段差异极大的国家公平负担成本。然而,关于如何能够在2015年取得谈判的成功,并让地球在21世纪变得更加安全,如今我们已有了更清楚的路线。(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

原标题:如何让全球经济“脱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力发电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核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