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铀的未来:价格还会高吗?

2014-07-17 10:27来源:一个退休核工程师的博客作者:史蒂夫•基德(Steve Kidd)关键词:核反应堆铀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市场一分为三

就这样,我们进入铀的第五阶段。

中国人更偏爱直接投资矿山,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些(如纳米比亚的胡萨布)就不一定会在“成本曲线”的低端:也有重要的地缘政治的考量,而且中国人特别是在非洲热衷于直接参与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他们也不打算与既有的铀市场“合作”。虽然他们在现货市场上保持“存在”并与生产商签署长期供应合同,但他们已从铁矿石市场上取得了教训。他们在那个行业曾过度依赖从必和必拓、力拓矿业集团和淡水河谷等公司进口,给这些生产商极好的盈利。

俄罗斯会继续做重要的核燃料出口商,但自己的市场仍然基本上“对外关闭”。他们仍然有二次供应值得继续挖掘(许多剩余的高浓铀有待稀释)并密切关注中国;如果自己国内的生产还受限制,也会在铀资源方面直接投资。在这方面,可以看到很多类似最近他们的铀生产商的收购。

既有的铀生产商将满足剩余的市场,而且规模很可能在下降。亮点是韩国和中东(沙特阿拉伯可能加入阿联酋的核电规划),但北美和欧洲前景并不那么好。在美国,2030年前后运行反应堆的数量会下降,少量新机组不足以弥补关闭的容量,因为页岩气很便宜,而且接受补助的可再生能源“侵入”电力市场。虽然反应堆可以颁发多达80年的许可证,除非经济基本面正确,否则不会继续运行。加拿大的情况也差不多,看来安大略省三个核电厂似乎不可能都会翻新,皮克灵核电厂很可能会关闭。在欧洲甚至法国,正在运行核电机组的未来目前还是个未知数。法国核电的份额很可能会逐渐降到50%,因而2030年前后很可能要关闭(除费森海姆外的)较老的机组。英国新建机组只能弥补关闭的容量,新机组只会在少数国家如芬兰和(也许)捷克共和国出现。因此像比利时和瑞士等国,将追随德国逐步关闭核电厂,整个欧洲的状态是稳步下降。

市场分割和中国与俄罗斯的运作方式意味着,市场上利用的两个极好的解析工具现在都没用了。首先是在细分的市场上,计算的年度世界供-需平衡(经常神奇地展示3-5年后的短缺)无关紧要;扩大需求的各种关键角色选择单打独斗。2000年代初期一度看来好像会出现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核燃料市场,但并没有出现;现在可以说出现了倒退。其次是展示需求扩大需要更高价格的“铀供应曲线”(以开采成本数据为基础)也宣告无效。中国和俄罗斯(如果最终共同实施核行动的话,或许还有印度)将开发任何最适合他们的铀资源。他们有信心绕过传统的市场,使之越来越变得仅仅是个小“插曲”。

原标题:铀的未来:价格还会高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