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提到核安全事故问题,其实真正懂核能的国家他们不怕,怕的是那些似懂非懂的国家和人们”,77岁高龄的“中国快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在中国科技馆向记者如是阐释。他说,中国有望最快在2028年建成六个大的增殖堆(快堆),这个实验过程很漫长,到时候就能够正式对外推广和商用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首席专家徐銤(资料图片)
7月18日,徐銤院士“压轴”出席2014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最后一场科普讲座,他以《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快堆》为题,向在座听众分享了我国实验快堆的建设发展概况以及他与快堆的故事。
徐銤与快堆挺有“缘分”
徐銤,是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快堆之父”。而说到快堆,即快中子反应堆,它是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第四代核电技术的主力堆型。
1965年,徐銤第一次听到“快堆”的概念,他在当时的北京原子能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工作。从那时候起,徐銤便深深扎进了快堆的研究工作,数十年过去了,他与快堆的“缘分”还未尽。
2011年,徐銤74岁,这一年他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年当选的“最老”院士。也就是这一年,由徐銤担任中国实验快堆工程总工程师的“快堆”实现40%功率并网发电。
据徐銤介绍,“快堆”与前几代核能系统相比,能增殖易裂变核燃料、安全性好、废料少,具有保证核能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可谓优势非常明显。尽管我国发展快堆晚于一些发达国家,但通过学习和改进,我们在管理方式方法、安全性上都有大幅度提高。
当前,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备受世人关注,然而快堆的发展却步履维艰。徐銤说,快堆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仍停留在实验堆的基础上,“发展过程很慢、一是技术难题要解决、二是安全性能问题要解决,所以到今天为止,快堆还未发展到商用阶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8月27日,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中核集团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举办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简称“一体化快堆”)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本次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携手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发展核工业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国家国防
“加快推动快堆发展,发展百万千瓦商用快堆,推进一体化快堆研发,力争2035年前实现一体化快堆工程示范,大型后处理厂建成投产,具备商业化应用条件。”在7月10日召开的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表示。据了解,“热堆—快堆—
在北京市西六环外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一座看似普通的白色建筑,却见证着我国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之路。建筑正门上方的六个大字,则是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实验快堆是我国首个快中子反应堆(以下简称“快堆”),也是我国快堆技术发展的基石。作为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
近日,我国首台百吨级快堆乏燃料运输容器取得设计许可批准,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大型快堆用乏燃料运输容器的全部关键技术,打破了该类型运输容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堆乏燃料运输容器从无到有,再到创新性、产业化、型谱化的突破,为我国快堆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百吨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全国创新争先先进个人、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2022年10月27日,美国太平洋电力公司(PacifiCorp)与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签署谅解备忘录,研究合作部署五座钠冷快堆。根据两家公司设想,首台机组拟选址怀俄明州一座即将退役的燃煤电厂。泰拉能源力推的钠冷快堆由该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日立核能公司(GEHitachiNuclearEnergy)联合开发,并在20
日前,俄罗斯别洛雅尔斯基(Beloyarsk)核电厂安全和可靠性工程师ValeryShamansky称,Brest-300铅冷快堆核燃料测试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他指出,该电厂正在测试一种新型氮化物核燃料。Brest-300快堆是实验示范能源综合体(ODEK)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同时是俄罗斯突破(Proryv)计划的组成部分,旨在实现
2022年10月12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基础建设中心负责人GennadySakharov表示,Brest-300铅冷快堆项目建设进度比计划提前7个月。Brest-300铅冷快堆位于西伯利亚化学工厂(SCC)厂址,是实验示范能源综合体(ODEK)计划的一部分。该综合体同时又是“突破”项目的一部分。突破项目旨在实现闭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编译自Platts)2022年6月20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发布声明称,别洛雅尔斯基(Beloyarsk)核电厂4号机组正在进行计划内停堆大修。期间,该BN-800型钠冷快堆将完全使用铀钚混合氧化物(MOX)燃料。2020年1月,别洛雅尔斯基4号机组装载首批1
2021年12月28日,俄罗斯别洛雅尔斯基(Beloyarsk)核电厂总经理IvanSidorov表示,BN-800快堆有望在2022年完全使用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据介绍,2021年,别洛雅尔斯基1、2号机组的退役工作仍在继续,3号机组(BN-600)发电量超过预期。该核电厂于1964年投运,目前有3、4号机组在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世界上有441台在运反应堆机组,52台在建机组。这些数据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保存在PRIS数据库中。
随着海阳核电第四次换料大修结束,海阳核电1、2号机组主控室噪声治理项目也迎来了胜利,第三方测试数据显示,2号机组主控室平均降噪幅度为2.97—5.61分贝,1号机平均降噪幅度为3.13—7.20分贝,主控室整体噪声水平显著降低,达到同类型核电机组先进水平。为降低机组在满功率运行期间主控室噪声水平,山
2024年10月14日是全球第55个世界标准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今年世界标准日的国际主题确立为“SharedVisionForABetterWorld(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中国主题定为“强化标准引领促进
9月25日,中国核电第一批品牌发布活动暨第六届卓越文化节在上海举办。活动发布中国核电首批技术服务品牌“八方核护(I-Nuclear)”,开展中国核电企业文化故事交流展示比赛,并举行中国核电文化创意与品牌工作室揭牌及运行研究院萌宠发布仪式。据悉,“八方核护(I-Nuclear)”是中国核电继2017年发布
近日,秦山核电方家山1号机组的一回路加锌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国内在运核电机组一回路加锌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近年来,为有效降低机组辐射剂量和辐射源项,秦山核电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开展了以一回路加锌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尚无在运机
近年来,我国核电技术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世界核电技术第一方阵。近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在建数量和装机容量均保持世界第一。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为代表的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在我国正
5月8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国内首台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在成都顺利完成全部鉴定试验,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该核电阀门关键技术,打破垄断,具备向核电机组自主供货的能力,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对提升我国核电项目自主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核电行业管理技术支持项目申报公告,拟开展2024年度核电行业管理技术支持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截止时间2024年5月25日(以邮戳和电子邮件日期为准),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2024年核电行业管理技术支持项目申报公告根据核电行业管理工作需要,为服务核电安全高效发展,依据财政
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未来全球核电产业的中流砥柱。(来源:“能源新媒”文/王建华李言瑞作者供职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核电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形式之一。自1954年全球首座核电机组并网以来,核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清洁能源,并且现在仍是全球第二大清洁电力来
近日,中核集团海南核电与核动力院联合研发的“次临界刻棒技术”国内首次工程应用圆满完成。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次临界刻棒技术”,并成功实现工程应用。其规避了机组大修启动物理试验的非计划停堆风险,同时节约了大修关键路径时间,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如果把反应堆看作一台高速行驶的列车,那控
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表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及示范取得重大成果。”他说,中国已形成了自主化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国产化品牌,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
近日,三门核电发明专利“一种压水堆核电一回路总含气量测定装置”获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授权。该专利作为三门核电技术专利走出国门的首次成功尝试,经过技术评估、查新论证、国际检索,于2021年8月5日完成《专利合作条约》(PCT)受理,2022年5月26日获准进入美国国家阶段申请,顺利通过美国专利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全国创新争先先进个人、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京郊燕山脚下,静卧着一座核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这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的发祥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就诞生在这里。如今,我国第一座实验快堆巍然耸立在核城的西南角。它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核反应堆建设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迈过。领衔建造这座实验快堆的总工程师,是中国工程院
相较于化石能源和其他非化石能源,核能发电由于清洁、高效而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在业界已经形成普遍共识。不过,仍有声音认为,核电既不清洁也不低碳,因为虽然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但电厂的建设、运维等过程却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核能发电时会把产生的热量排放到海水中,使海水温度上升
核能观察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徐銤,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核电站技术领域首席专家、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荣获863计划突出贡献奖和先进个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战略研究突出贡献奖等。5月15日,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能源局联
近日,在第十届中国核能国际大会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首席专家徐銤做了名为“我国快堆技术和核能可持续发展”的演讲。演讲的结尾,徐銤引用了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Enrico Fermi的名言 “会建增殖堆的国家就永远解决了能源问题”。这里讲到的增殖堆即是快堆。会后徐銤接受了北极星电力网的专访。北极星电力网:为什么叫“快”堆?徐銤:快堆的中子速度是热中子堆的一千倍,平均能量是热中子堆的100万倍。所以,快中子打在可裂变的核上,能产生更多的二次中子。再加上快中子速度快,中子不容易被结构材
中国实验快中子反应堆(以下简称“快堆”)工程的从无到有,花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快堆”工程首席科学家徐銤近50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徐銤却说自己只有一个简单的信仰:为了国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快堆”工程首席科学家徐銤(科学报图片)在他眼中,没有比“快堆”建设的持续进行更令人高兴的事了。但徐銤还有着一个更宏大的愿景:希望有一天能有更多“快堆”,一起并网发电,为中国提供更多清洁的能源。25亿造“快堆”说起核电,更多
近日,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首席专家徐銤赴福建省泉州、南平、福州,为福建省老科协会员及大专院校学生代表作了3场科普报告。报告的主题为“核能与核能的可持发展”,报告分为“什么是核能”、“核能的应用”和“核能应用的安全性”三部分。徐銤院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通过大量科学数据和图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为三地老科协工作者解读了我国核电快堆发展的过程,形象生动地讲解了实验快堆固有的安全性能和实现裂变材料增值、铀资源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快堆”的奠基人徐銤,46年坚守核能发展领域,为中国核电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重要贡献。徐銤 研究员(院士)2011年的7月21日,对于74岁的徐銤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建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实验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一“863”计划重大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再一次站在了世界核能技术的制高点。站在我国第一座实验快堆前,徐銤对记者说:首先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中核集团快堆首席专家,原子能院快堆工程部总工程师、研究员徐銤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徐銤,193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61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1961年9月至1971年先后在北京原子能所和北京194所从事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物理实验研究和快堆技术研究,1971年底至1987年6月在核工业一院从事快堆发展战略、快堆设计研究和快堆科研,1987年7月至今在原子能院从事国家“863”计划下的快堆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研究,技术上领导快堆科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