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记者通过对石油石化、电力、煤炭、燃气等能源行业的CIO进行采访了解到,当前能源信息化建设已进入调整和整合阶段,建设重点由大量引入信息化项目向信息化项目整合转变,加强企业管控能力,提升信息共享水平、规避信息孤岛成为企业想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成为能源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同时,跨安全分区的数据交互能力亟待提升,面向海量关系型数据的复杂统计和应用级容灾也是能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对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CIO们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对能源行业来说是好事,可以将新技术整合成解决方案,更好的解决当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也更加容易。
加强企业管控能力、规避信息孤岛
能源行业的企业规模庞大,企业管理十分复杂。随着内部控制管理的不断深化,规模化经济显得越来越重要,从长期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来看,集中管控更容易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这种管理方式也得到了更多能源行业企业的青睐。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企业管控能力,从而更加满足集团管理下的信息化要求。此外,信息孤岛成为企业担心的一大问题,如今,企业更注重信息化项目的整体建设,更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只有能够站在全局角度进行系统规划的解决方案,才能很好地规避“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现象。
两化深度融合成企业“十二五”建设重点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即管理与运行结合、信息化和生产结合、信息化与市场应用结合。企业信息化平台是规范化的管理平台,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平台,更是高效的监督管理平台;信息化实现自动化生产,在高效管理的同时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市场应用方面,企业信息化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应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保证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建设时只有紧扣以上三个主题,才能使信息化得到良好的效益和支持,才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数据交互能力及应用级容灾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电力行业,跨安全分区数据交互、面向海量关系型数据的复杂统计和应用级容灾是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随着电力系统互联程度的提高和电力系统“智能化”趋势的加强,电力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将对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行业的信息化需求将以“高速海量数据高效处理”与“健壮灾备”为主。
普遍看好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技术
能源行业CIO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普遍看好,认为“新技术可以整合成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目前及未来系统在计算和信息处理方面所遇到的重要挑战。”在燃气、煤炭和电力行业,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生产过程中得到良好应用,并在探索更多的应用方式。在石油石化行业,CIO们对新技术持续关注,正处在从了解到理解的转变阶段,一旦掌握,必将用新的领先技术或解决方案替代原有的,让新技术在项目和业务上发挥作用,帮助企业促进服务增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告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42号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我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
12月13日,第十四届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吸引能源领域超过600位政产学研界代表参加。远光软件副总裁曾增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分享公司运用数字技术助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创新应用成果。图1第十四届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加强前瞻谋划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打造未来产业瞭望站,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工信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网安函〔2023〕266号),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专业初审、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确定了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名单。
11月10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能源企业信息化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能源领域大型国央企、行业机构、科研院所、信息技术企业的专家和代表近千人共同出席会议。远光软件受邀参会,公司副总裁陈婷代表公司作主题报告,分享远光新一代企业数字核心系统的产品理念,探讨能源企业数字
根据程度市安办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局安全生产监管行业领域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工作,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依据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成应急〔2023〕75号),起草了《成都市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系统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实施暂行办法》。为体现公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汾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汾阳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为风电场、光伏电站等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全链条气象服务。充分挖掘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司长徐春荣近日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两大挑战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以风电、核电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动能。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7月27日,清远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清远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面向重点行业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清单,建立分区域、分行业、分灾种、分场景的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7月28日,龙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龙岩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省“十四五”重点工业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督促企业健全完善节能管理制度、能源统计制度等,建设完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严格落实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要求。全面强化企业能源管理,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7月11日,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提升电力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和光伏、风能发电功率预报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气象保障
1月20日,2025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低碳示范引领工程,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标杆,探索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降碳产业链,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5%左右。推进电网、通信、供排水设施等一批灾后重建项目,规模部署智能网联
“电力交易中心高质量建设及运营是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环节。”2025年安徽省“两会”期间,安徽省政协委员、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建议,要创新电力交易大模型应用,助力安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徐甲甲表示,近些年,安徽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
1月21日至22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第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国网浙江电力发展策划部主任郭云鹏表示,在新能源的接入、电网的互联以及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的整体建设上,全面推进实景实效的建设,打造一地示范,全景推广的浙江特色。国网浙江电力市场营销部主任张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走进2025年,国网冀北电力捷报频传。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连续五年进入国家电网公司A段,交出了一份政府认可、国家电网公司肯定、群众满意的精彩答卷。2024年,冀北新能源进入历史最快发展期,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总装机超7100万千瓦,统调装机占比、全口径占比均居省级电网首
近日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获悉,由电力行业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力北斗标准工作组组织并策划的2批共5项电力系统专用北斗国家标准获批立项。据了解,电力北斗标准工作组秘书处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对精准时空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电力系统向数字化、
21个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9个项目获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实现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全解锁”……2024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在高等级奖项、高等级成果等方面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成绩。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夺目的成绩在验证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该公司科研布局的前瞻性。落子·擘
【编者按】自2006年实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在《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体系护航下,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
最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敬东先后前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本部、500千伏东善桥变电站等地调研,先后参观江苏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展厅和调控中心,听取江苏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思路及探索实践情况的汇报,重点提出“六精四化”的理念,开启了电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大门,为塑造电网典范指明了
2020年初,国家提出了7项“新基建”,分别是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其中和电力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特高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我当时看到这两个新基建类目,还是从能源供给侧的清洁替
“十四五”至“十五五”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电力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电力需求继续刚性增长,对保障电力供应提出更高要求;新能源迅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广泛接入,对服务能源转型提出更高要求;锻造能源电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月20日,中国中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裁)马云双与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中国能建总部进行座谈交流。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中国能建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李丽娜,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周小能参加座谈。马云双对中国能建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中车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中国中车总体情
1月13日,天津市发布《天津市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津发改服务〔2025〕1号),其中指出,鼓励企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强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技术攻关,在智能电网、通信、智能交通等行业加快形成规模化应用。原文如下:
12月18日,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110千伏变电站进入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宁夏首座云计算企业自建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据介绍,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致力于构建低碳、环保的数字基础设施,引领绿色计算潮流,在现有供电基础上规划建设了输变电项目工程。这次配套工程所敷设电缆是中卫地
近日,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联合远光软件等企业共同起草的三项信创相关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经营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技术规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安全通用技术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云计算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通用技术要求》。这三项标准的发布,彰显了远光软件在
4月18日,浙江台州与法国电力集团共同打造的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开工。这不仅是台州市首个“光储充放+园区能源管理系统”低碳园区项目,更是首个“车网互动”的园区示范场景。同时,该项目也是法电集团在国内的第一个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据悉,园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项目主要由光伏系统、储能系统、
3月11日,由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撑建设的碳服务管理应用——“高新碳云”平台在安徽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布。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全国首批10个碳达峰试点园区之一。为更好助力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天津普迅公司联合合肥供电
2月26日,国网山东聊城供电公司联合国家税务总局聊城市税务局发布了山东省聊城市2023年“税电指数”。2023年,聊城市“税电指数”为105.6,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全市18个主要行业门类中,高于“荣枯线100”的行业有15个;分区域看,5个县(市、区)“税电指数”高于全市平均值……数据反映出聊城市经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近日,福建省发改委等7部门关于印发外贸出口优势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其中指出,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推动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和纺织鞋服、钢铁有色、电子信息、特色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扩大出口。原文如下:福建省发展和改
#tabs1.swiper-container{height:500px;overflow:hidden;}#tabs2.swiper-container{height:450px;overflow:hidden;}#tabs3.swiper-slide{float:left!important;}.lmNav{width:100%;height:100px;box-shadow:05px15px0rgba(10,76,181,0.20);text-align:center;border-bottom:1pxsolid#D6DFEA;}.lmNavu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报告,过去几年与美国加密货币采矿业务相关的电力需求增长非常迅速。初步估计表明,加密货币挖矿的年用电量可能占美国用电量的0.6%至2.3%。(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ID:gh_fcc26c741888)这种额外的用电量引起了政策制定者和电网规划者的注意,担心其对电力成本、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2023年,成都超算中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0%,达到1280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45座城市,综合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据介绍,成都正构建超算智算云计算边缘计算一体的算力供给体系。在供给端,不断推动算力扩容提质,把算力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重要的数字底座;在需求端,深入推进算力赋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支持浦东新区等五个重点区域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到2025年,引领区服务平台交易规模突破7000亿元,引育50家标杆平台企业,建设形成“千亿平台、千万品类、千企上云、百项服务”,大宗商品千亿级交易服务平台能级提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