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报道正文

低碳电力推动电网转型升级

2014-08-27 09:40来源:电力自动化产品信息关键词:低碳电力智能电网电网转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应对能源、环保、生态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低碳电力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电力旨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前提下,最低使用的电力,使之达到减少电量消耗。其特征之一是低碳排放,即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共同愿景,或者说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电力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必将成为重要的终端能耗载体,无疑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角色。践行低碳电力即要依靠综合资源战略规划和智能电网的双重发展,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使之适应多元发电并网消纳,扩大电力系统运行调节的可选能源范围,提高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资源能力和运行效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为发展低碳经济和社会进步提供电力支撑,实现电网安全与低碳电力的和谐发展。

一、传统电网功能的局限性

在电力供应相对紧缺时期,存在着“重发、轻功”的状况,致使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电网基础性功能不能很好发挥,也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在电网建设中仅考虑有线路送电即可,却很少顾及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存在供电网络结构不尽合理,配网布局及质量欠妥,“卡脖子”线路和迂回供电等情况也有出现,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的可靠性。

电网建设滞后还表现在,电网设备陈旧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使电力落地难,受电能力不强,线路承载能力差,送电容量不足,缺少双电源供电,转供电能差,从而造成供电质量劣化,运行电压不合格,网损增大。电网功能不强还表现在线路保护技术落后,抵御灾害袭击能力不足,还缺少预防恶劣气候及外力损害的有效措施。

随着多年城乡电网的改造与建设,但由于历史欠账,电网供电功能仍难满足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在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新形势下,电网建设的滞后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电网运行稳定性和供电灵活性仍不强,电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也不高,电网与电源、输电与配电的不协调状况仍没有得到改变。

配电网运行红的超载情况仍存在,再加之对线路巡视力度欠佳,又缺少对线路安全运行的监视手段,致使供电中断现象时发生,从而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难以履行电网的社会责任。

二、建设智能电网完善电网功能

鉴于传统电网功能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发电资源与用电负荷逆向分布的供电需求,更无法促进新能源发电并网消纳。为此,必须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以特高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这是电网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与创新。从本质上看,它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践行低碳电力的具体实践。

智能电网具有“自愈、互动、兼容、高效”等功能,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的在线自我评估,能及时发现,快速诊断,消除故障隐患。当电网发生故障时,能在尽量少的人工干预下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高效快捷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智能电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电力和信息双向流动性的特点,是一个高度自动化和广泛分布的电能交换网络。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现代供电网络。智能电网能满足多种类型发电和不同特征电力用户灵活接入,使之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进一步完善电网功能,使之在电网结构、功能、运行、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原标题:跨行低碳电力推动电网转型升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碳电力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电网转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