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钟瑚:能源战略与规划应引入“零增长”思路

2014-09-15 11:48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吴钟瑚关键词:能源革命能源合作能源消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那么能源消费的零增长是否会出现?何时出现?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纵观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能源发展路线,是大量地增加能源消费,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循此思路,大都是节约优先、低碳发展情景下,实现能源消费增量平衡的能源战略和能源发展规划。

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2013年按购买力评价的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DNI)已经达到11850国际元(现价),已经超过11000国际元的门槛。权威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已越过了“中等收入陷阱”,即将步入中等高收入国家行列,今后经济增速将进入中速缓行发展阶段 。近2年的经济增长确实跌进7%–8%区间,但是产业升级加快。今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第三产业增速快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与此同时,能源消费速度回落较多。在可预见的能源经济情势下,研判未来走向,适时启动能源消费零增长的规划研究是必要的。

在电力领域,有些研究机构已经在一些城市,甚而区域电网也超前地进行了电力负荷饱和及其特性的研究。他们采用了国外的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以电力负荷上升到S曲线的最高时间段,年增长率小于2%的情况下,定义为电力负荷饱和时间点的预测及其特性研究。能源需求也将随着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结构变化和技术发展,出现类似的能源需求(总量或者人均指标)饱和点,也就是能源消费零增长时期的到来。许多研究表明,按照钱纳里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饱和负荷都是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在工业化的第六阶段,亦即后工业社会。

需要把零增长的理念引入到能源战略与规划的研究中,利用反向思维的研究方法,解析低碳发展的路径,谋划未来能源发展之策,探索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首先应确立一个能源消费零增长的情景: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运用模型方法预测出能源零增长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如产业结构、经济总量、人口状况、生活质量、资源和环境约束等。成果的应用将为规划、战略选择和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实现的路线图。减量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增量研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但需要构建新的分析框架和数学模型的选择与开发,作为超前和探索性研究可选择地域范围较小、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规划研究,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并且尽早应用到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革命查看更多>能源合作查看更多>能源消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