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秦山核电到“华龙一号” 我国核电踏上新征程

2014-09-23 14:2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秦山核电华龙一号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霾重重酿成灾难。在付出生命的代价后,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雾都”重获新生。然而谁也没有想到,6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雾霾指数却连创新高。

叶奇蓁院士说,当前中国的能源主要依靠石化能源,其中70%左右来自于煤炭,这也是造成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持续雾霾的主要原因,若不改变这种高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例,十面“霾”伏的现状将难以破解。

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提出,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立足当前、深谋远虑、积极有为,针对我国人均资源水平低、能源结构不合理的基本国情和“软肋”,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提高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水平,实施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加强生态环保的节能减排措施,促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我们去年出台了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去年实际完成是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答记者问时的回答,至为精当。于是,核电发展呼之欲出。

(三)“中国速度”。1954年,当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勃宁斯克(音译)核电站在前苏联建成时,谁也没有想到,我国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的梦想在38年后才得以在秦山实现,铸剑为犁,终于结束了有核无电的历史。但38年的时间,足以让我国核电建设的步伐远远被甩在了世界水平的后面。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随后的日子,我国的核电开始了奋起直追。

从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一期首次并网发电,到大亚湾核电站、秦山二期、岭澳、秦山三期、田湾核电站……

从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正式发布到“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研发”成为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从广东阳江工程一次性获批6台机组,创我国核电史上核准批量最大纪录,到2020年我国在役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将达8800万千瓦,远超法国,接近美国,成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的规划设想;

从自主设计建造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到实现中外合作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

从“单兵作战”到在国家有关部门推动下,形成我国核电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出海的合作机制。

不仅如此,在引入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之后,我国开始这一技术的自主化和再创新。目的就是,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AP1000依托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品牌。

显然,核电的“中国速度”已然矗立在世界的目光中。

原标题:秦山核电到“华龙一号” 我国核电踏上新征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山核电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