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秦山核电到“华龙一号” 我国核电踏上新征程

2014-09-23 14:2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秦山核电华龙一号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核安全无小事”。2011年3月份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至今记忆犹新。事故发生后,国际社会、我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核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也正是因此,我国把核电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的安全标准进行调整,对核安全的要求更高,核安全被重新评估和定义。尽管我国核电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安全运行,应该说是保持了世界上比较高的长期安全水平。但一场关于核安全的全面评估仍旧在全国迅速铺开。

对全国所有核电厂进行了综合安全检查和安全裕量评估,全面深入检查和评价了我国核电厂安全状况、发布《核安全规划》、实施核电厂安全改进行动、加强和充实了核安全监管能力。

2013年9月,国家核安全局对运行核电厂福岛核事故后改进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完成的改进项都满足《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

如今,核安全成为核电发展的重中之重,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基层员工,确保核安全已经成为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成为唤起核电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七)“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各方建设热情高涨的背景下,如何保证中国的核电建设保持积极、稳妥、有序,以及如何创新,值得研究。

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核电发展的规划、布局、项目审批上,将严格、科学把握。而把握进度的唯一依据就是,必须与我们的设计能力、建造能力、装备制造能力、运营管理、核安全监督保证能力及人才素质相适应。

诚然,目标定位8800万千瓦的核电大国并不等于是核电强国。我们需要有学科完整、专业配套的核能科技体系,技术研发能力强,能够自主开发核电机型;同时要有比较完整的核电关键设备制造和成套供应能力;还要有先进的核电工程建造和EPC总承包能力,以及电站运行和维护能力;要有比较完整的核燃料供应及后处理体系,包括铀浓缩、燃料组件制造、乏燃料后处理和核废物处置等;要拥有世界一流的核电技术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以及在人才培养、安全监管、国际合作、核电出口等方面有突出的业绩和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当“华龙一号”扬帆出海,当CAP1400的时代来临,中国的核电之舟如何在知识产权独立、核心技术自主、关键设备国产、技术性能、安全特性、排放标准、厂址选择、建设工期、单位造价、运行业绩上做出与众不同的“中国诠释”,才是中国核电在世界核电海洋中畅游的持久动力。

(八)“中国创造”。当我国的核电真正进入全球化的坐标体系,没有沿海内陆之分,只有“中国创造”。

1985年,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和营运管理的原形堆核电站。

2005年,我国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山二期两台60万千瓦机组,实现了我国核电站由原型堆向大型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2014年,由中广核和中核共同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的评审。

原核工业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肇博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当前,我国已完成CAP1400的初步设计并通过了国家审查,施工设计已完成62%,大部分关键设备已研制成功,有的已开工制造,有的正在制造样机,示范工程的场地准备已近完成,预计近几个月内将正式开工。同时,我们和西屋公司达成协议,在CAP1400、CAP1700出口美国和日本时,我们将与西屋合作,而在除美国和日本之外的国际市场,我国将完全拥有CAP1400、CAP1700的自主知识产权。

原标题:秦山核电到“华龙一号” 我国核电踏上新征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山核电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