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自主化再提速

2014-09-23 14:34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周瑶关键词:核电站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三代技术之争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前,三代核电技术的呼声并没有那么高。

CPR1000在国内发展多年,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成熟并且安全的技术,岭澳二期也为批量化建设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打造了一个模板。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广东阳江、广西防城港等地6个核电项目先后使用这一技术开始建设新的核电站。

“这就像是一个原子在裂变,”中广核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了这样一个自主的项目,后来才推动后续的其他这些项目。

从1985年到2007年,中国共建设了13台核电机组;而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10座核电站、28台核电机组陆续开工。这其中大部分机组,采用的均是“二代加”核电技术。上述工作人员认为,“这种批量化的建设实际上是为以后吸收三代核电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政府下令进行核电安全大检查,并叫停所有未开工的核电机组建设。直到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才宣布重启核电建设,但规定在新建核电机组中只允许使用“符合三代安全标准”的核电技术,并再次重申“统一技术路线”的提法。

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三代核电技术主要有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和法国法马通公司的ERP等,前者属于非能动型压水堆核电技术,不凭借外力,依靠自然规律,可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被认为更安全。但AP1000从未进行过实际的开工建设。

2007年,为了统一核电发展型号,中国成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并引进AP1000技术,让国核技在吸收消化这一技术后逐步转让给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

中美双方谈妥,如果中国核电企业能够在AP1000的基础上开发出单机功率超过135万千瓦的CAP1400技术,那么中方将完全享有知识产权。

2009年12月,AP1000技术依托项目首台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正式开工。2013年在山东荣成进行前期准备的两台示范机组则采用CAP1400技术。

然而事情却似乎并没有按照预想的发展。国核技不断对AP1000进行消化吸收并大力研究CAP1400,中核和中广核则将大部分研究力量投入到对二代技术的改造和升级。2012年,两大集团分别推出了“符合三代核电标准”的ACP1000和ACPR1000+两项技术。

再加上法国ERP技术的引进,至此,中国已经出现了五种三代核电技术,呈“割据”局面。

为此,国家不断进行了统一技术的努力。今年初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先是明确了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路径:AP1000和CAP1400。

4月,国家能源局再次作出决策,由于中核和中广核的ACP1000和ACPR1000+都是在二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来源相同,原理相近,应当统一成一种技术。由此,促进技术融合的“华龙一号”提上日程。

日前,“华龙一号”在北京通过了国家层面的权威评审,这距离首次提出“华龙一号”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更多业内人士则认为,华龙一号只是统一了堆型,安全系统可以不同,也就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此同时,AP1000的进展也不顺利。由于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建造经验,三门一号的建设进程缓慢,也在意料之中。

原标题:核电自主化再提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