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自主化再提速

2014-09-23 14:34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周瑶关键词:核电站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主化不能再等

核电技术路线多样,在落地时也遭遇不同问题,最终拖累中国核电的自主化进程。

世界核电国家目前大多使用一种或两种技术。如全球核电比例最高的法国,其正在运行的19座核电站只有一种技术路线。和中国几乎同时期开始发展核电的韩国,现在不仅完成了技术国产化,还实现了核电出口,其中最值得借鉴的,就是研发力量的统一。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时由法国专家主导,99%的设备靠引进,几乎没有中国制造业参与。随后,中国开始了漫长的核电自主技术改进与研发之路,派出一批国内顶尖人才前往法国学习。如今,他们都已成为中国核电行业的奠基人与顶梁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贺禹正是当年派出的技术骨干。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台机组顺利投产,国务院立即决定兴建广东省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也就是后来的岭澳一期。中国企业首次开始参与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制造,综合国产化率达到了30%。

岭澳二期则从工程设计、关键设备制造,到建安调试、机组性能试验与整体启动,再到接产运营的全过程,全由中国首次自主完成。

关于“自主制造”,国家曾要求岭澳二期 1号机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 ,2号机组达到70%。最终,198家中国企业为项目提供设备,1号机组国产化率达55%,2号机组达到73%。按照设备价值计算,两台机组平均下来国产化率达到64%,超过大亚湾另两座核电站的相关数据。

如今,随着华龙一号通过审核,中国离核电自主的梦想还是更进了一步。

两大集团的领导人孙勤和贺禹在今年两会时不约而同地表示,在国内仍然以AP1000和CAP1400为主,华龙一号的定位,是小批量建设四台左右的机组,目的是为了起到示范作用,利于该技术的出口。事实上,想要打开国外市场,核电自主的确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在国内,相比风电和光伏,核电在发电量总盘子中的占比仍然较低。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统计,2013年中国核电只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11%,远低于12%的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核电前景仍然十分广阔。根据中国“十二五”电力发展计划,到2020 年,目标是营运和在建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800万千瓦和3000万千瓦。

此前的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强调,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推进华龙1号、AP1000、CAP1400、高温气冷堆、快堆技术攻关,同时加快国内自主技术工程验证。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核电建设正迎来加速期。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此前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正在成为社会的共识,也受到决策层的高度关注,中国核电面临良好机遇。随着核电技术路线逐渐由“二代加”向“三代”转移,中国核电自主化也将全面提速。

原标题:核电自主化再提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