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光伏评论正文

电网转型:分布式能源的中国突围

2014-09-28 09:0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网转型分布式能源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站总经理蒋国璋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能源站通过五次循环利用、将能源“吃干榨净”的高效运作模式。

第一次利用,是天然气进入燃气轮机发电;然后将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到余热锅炉生产中温中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这是第二次利用;第三次,是把第二次利用中产生的低压蒸汽重新补充到蒸汽轮机再次做功发电;第四次是将发电过程中形成的约150℃的高温烟气利用起来制备热媒水,为大学城提供生活热水;第五次是将一部分热媒水用于带动溴化锂机组作为动力热源进行制冷。

这种能源高效利用的模式,和普通以煤为燃料的热电厂45%左右的能效相比,能效提高到78%以上。此外,由于位于负荷中心且贴近用户,避免了远距离输送带来的损耗。

地处开放前沿的广州,峰谷差惊人,最大能到8000万千瓦,最小的时候也有3500万千瓦。因此,能源站又承担了另一个职能,就是调峰。仅2010年,两台机组调峰就近470次。

由于能源站的机组为航展型发电机,具有类似飞机的快速启停优势,也成为了广东电网保亚运保大运唯一一个具备黑启动能力的能源站,从零负荷到满负荷只需要5分钟。同时,它还承担了为广州燃气集团削峰填谷的任务。

2009年,两位来自挪威的联合国CDM清洁发展机制签证官,首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考察包括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在内的三家企业,他们先到了惠州惠来电厂和深圳前湾电厂,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是最后一站。他们在能源站逗留了半个小时,在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测后,一致认为这才是他们在发达国家常见的低碳高效的能源利用形式,当场就签下了认证书。

“亮点工程”的积极尝试之后,中国华电正加紧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及江西、四川等天然气供应得力的内陆推广分布式。从2005年至今,中国华电已有7个共计75.2万千瓦的分布式能源项目获得核准,拿下全国核准项目的三分之二。

中国华电总经理云公民告诉记者:“预计到‘十二五’末,华电集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装机将达到229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到2020年力争建成1000万千瓦分布式能源。”

政策突围

从接盘到最终投产的4年时间里,中国华电为这个“亮点工程”集思广益,绞尽脑汁,许多技术在国内都是首次利用,如今他们已经申请了11项发明和实用专利,并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和授牌。蒋国璋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是一次在困境中的突围。

原标题:电网转型:分布式能源的中国突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转型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