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中电建成立三周年 在变革中书写新答卷(图)

2014-09-29 15:10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者:韩磊关键词:中国电建电力建设水电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值得中国电建人骄傲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建承担了国内大中型以上水电站80%以上的规划设计任务和65%以上的建设任务,设计建成了三峡、小浪底、二滩、溪洛渡等国内外大中型水电站200余座,水电装机总容量超过2亿千瓦。

中国电建集团2011年成立后,针对电网分离企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回归主业”、“回归市场”、“回归企业的本质属性”的口号,提出以业绩论英雄。

建筑工程承包业务是中国电建的传统和核心业务,也是公司最具竞争实力、规模与效益贡献最多的业务。中国电建成立三年来,该板块业务稳中有升。2013年,完成国内水电机组设计、施工、安装1657万千瓦,实现营业收入1,251.95亿元,占主营收入的87.23%,同比增长10.62%。

装备制造是中国电建的主业板块之一,三年来,该板块求变、求新、求快,在保增长、拓市场、重创新、调结构、强管理五个方面取得重大积极转变,呈现出整体趋稳、良性攀升的发展态势。

2013年,装备制造板块完成营业收入较2011年增长31%;实现利润总额与2011年亏损2.1亿元相比增盈3.6亿元;累计新签合同额较2011年增长77.8%;装备制造板块资产总额较2011年增长27.4%。

三年时间,五大转变。装备制造板块找到了回归“主业”的感觉,并将继续在今后的电建舞台上,唱响“主角”的最强音。

中国电建成立三年来,电力勘测设计板块12家设计院拼搏奋进,共谋发展,书写了崭新篇章。

统计显示,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电力勘测设计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7%;新签合同同比增加342%;实现利润同比增加28%;资产总额同比增加92%。

电力体制改革实行主辅分离后,电力设计、施工、制造企业从曾经的电网辅业转变为中国电建的主业,实现了从辅业到主业的回归,成为了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按照建设行业自身的规律独立发展。

电力设计、施工、制造企业在市场地位、管理平台大为提升的同时,集团业绩考核和企业自我发展的压力也空前加大。这些企业主动抛弃过去在电网内的“等靠要”思想,迎接主辅分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想观念大转变、体制机制大转换、市场经营大转型,绝大部分电网分离企业在回归“主业”仅一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扭亏增盈。经过不到三年的发展,截至2014年6月底,电网分离亏损企业由重组时的25家减少至7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家普遍认为:如果主辅分离早一点实施,企业将会获得更多更好的机遇。

中国电建坚定不移地推行海外业务优先发展战略。成立三年来,中国电建在积极参与、继续巩固竞争性国际业务和传统国别市场的同时,以规划设计为先导、施工为支撑、一体化为核心、适度参与投融资的方式开发营销国际整装项目效果良好,签订了沙特吉赞和谢巴火电站项目等一批大额集成项目。

另外,中国电建放眼长远,积极协助发展中国家勘查资源家底、制定整体开发规划,前瞻性地占领市场、锁定项目,培育有效的未来市场。目前,中国电建正在积极推进首批60余个重点国别市场的深度分析和营销开发。

近年来,中国电建国际业务主动向产业链高端延伸,由传统的单一业务型向相关综合业务型及资本经营型转变。2013年,中国电建收购了德国TLT公司,为进军欧洲乃至全球风机领域高端装备市场建立了平台。

目前,中国电建在76个国家设有159个驻外机构,在92个国家有上千个项目,在建项目合同总额700亿美元以上,境外员工及雇员3.2万余人,雇佣外籍员工近5万人。国际经营比较优势继续保持,品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强。

三年来,中国电建坚持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生产经营和各项实际工作中,把“打造全球清洁可再生能源和水利资源开发建设行业的领先者”作为企业使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12年9月28日,中国电建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电建查看更多>电力建设查看更多>水电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