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中电建成立三周年 在变革中书写新答卷(图)

2014-09-29 15:10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者:韩磊关键词:中国电建电力建设水电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非电、投资,新业务迅速增长

势易时移,组建三年的中国电建坚定贯彻“转型升级”战略,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经不再是许多人印象里只会“建”的集团。

中国电建成立三年来,在持续巩固水利水电业务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大向非水利水电建筑、房地产投资开发、电力投资和新能源投资开发领域的拓展力度,致力于提高上述业务在公司业务组合中的比重和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业务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中国电建突出一体化全产业链优势,促进工程服务转型,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电建非传统业务迅猛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5%以上,顶起了“半边天”。电力、房地产等投资类业务利润贡献显著提高,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2013年,中国电建以BT、BOT、EPC、PPP等新型商业模式承建的较大规模项目达到62项,合同金额640.88亿元。目前,集团的业务结构及各业务板块的贡献结构与世界一流综合类建筑企业的比例基本相当。

作为中国电建的新兴业务板块,中国电建成立三年来,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3.49亿元,占主营收入的2.83%,同比增长17.83%;毛利率为48.67%,较上年增加3.21个百分点。

更值得一说是,中国电建成立后,拥有了集电力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能够为水利水电、火电、风电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集成式、一站式服务,为实现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一体化工程总承包模式已成为集团占领市场、承揽业务的重要方式,一体化重组产生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质的飞跃。

中国电建成立完成一体化重组后,公司和其他建筑业央企一样在集团层面实现了规划、科研、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一体化重组促进了电力、水利建设行业设计和施工的融合,为构建完整产业链,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促进水利电力建设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体制机制基础。

中国电建成立后,参与重组的水电建设集团、水电顾问集团工程总承包能力短板得以弥补,经营能力、盈利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一体化、全产业链的资源配置,使中国电建有能力肩负代表国家竞争力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等重大历史使命。

中国电建组建成立后,积极推进以产业链一体化为核心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使之成为公司承揽业务的重要方式。

建立在同一集团母公司旗下不同企业法人之间的设计、施工、制造一体化运作的市场条件成熟,也在国际工程、地方政府及民营投资项目中得到了普遍采用,取得了节省投资、提高效能等良好效果。

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是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第一个海上风电场,其投资者为水电新能源公司,设计方为中南院,施工方为水电十三局,三家都是中国电建子企业,从设计到投资到施工,全部由中国电建独立完成,可谓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典型体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电建查看更多>电力建设查看更多>水电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