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人物正文

【核你走过60年】后代眼中的核前辈们:从上海到三线

2014-10-24 14:20来源:中核集团作者:陈健关键词:核工业基地原子弹核工业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69年,父亲回应党中央的号召,又一次整装待发,离开了熟悉的大西北,乘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进入青山连绵起伏的四川,来到我国另一个核工业基地。所幸这一次的路途不再孤单,因为母亲思虑再三,最终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在1967年的春季与父亲在莽莽戈壁滩相聚。

以长期可靠地提供国家关键材料的供给为中心任务的核基地,生活措施比较完善。初到那里,我的父母没有经历五年前第一批创业者们住窝棚、干打垒,一日两餐吃包谷沙沙(磨碎了的粒状玉米)的艰苦岁月。他们一来就住进了筒子楼里。早晚和楼里的同事们一起排队刷锅、洗衣,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到礼拜天,我的父母就忙着采购米面、蔬菜,还要把用平板车拉来的蜂窝煤一趟一趟地搬上四楼,就连赶集也要去很远的地方,即使这样他们仍甘之如饴。

父亲在主车间工作,曾和同志们一起成功地调试了主化工生产线,先后参加了多次大会战。碰到因工作需要立即前往生产现场的特殊情况,父亲总是义无反顾、一马当先。即使是在动乱时期,父亲都秉承做人的原则和良心,积极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如期完成了生产任务。后来父亲因为身体不好,调往后勤部门工作。而母亲一直在厂子弟学校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坛上传授知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如今,我的父母已赋闲回沪。忆及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父母亲总是宁静淡泊,他们认为那一代核工业人的品格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团结奋进。他们是核工业平凡人的缩影,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核工业“四个一切”的精神。投身三线,建设国防是他们无悔的青春选择,更是他们留给儿孙的宝贵精神财富。(作者单位:红华实业有限总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工业基地查看更多>原子弹查看更多>核工业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