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范必:从“点式改革”到“链式改革”

2014-11-14 09:30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作者:范必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网企业输配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充分肯定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一些政府部门和地方以改革名义出台的政策措施并不符合市场化方向。他们对市场的管控越来越多,甚至试图“驾驭”市场;各种干预市场的行政权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不断上收、下放,在部门之间横向转移,却没有真正给企业松绑;有些已经推出的改革陷于停滞或倒退,价格管控、压制竞争、新设投资壁垒等问题不断出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失衡。这些现象都与尚未打破的条块分割体制密切相关。

条块分割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特有制度现象。为了满足制定和执行计划的需要,条条(行业、行政隶属关系)、块块(区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管理体系。由于彼此难以协调,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往往政出多门,矛盾丛生,这也是计划经济时期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具体到改革工作,条条和块块都会提出各自的改革思路。从全国来讲,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综合改革方案难度越来越大。这种各自为政的现象姑且形象地称之为“点式改革”。

“点式改革”的改革主体往往就是行政主管部门。他们在制订改革方案时,既要考虑公共福利最大化,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当二者产生矛盾时,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可以保证他们不使公共福利让位于自身利益。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很多以批代管、以审代管,名义上是改革,是加强市场监管,实际上是巩固部门权力。

“点式改革”的路径设计容易屈从于既得利益主体。在改革的决策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中具有优势的国有企业具有较大的话语权。遇到对改革的不同意见,为避免矛盾激化,决策部门往往取“最大公约数”。由于改革路径的选择并不完全基于公共福利最大化,往往使出台的改革方案成为权宜之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点式改革”还会出现目标辨识模糊。从理论上讲,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这一点似乎没什么异议。但在实践中,对什么是市场化改革缺少统一的认识,一些所谓改革措施本质上是计划经济的变种,却以市场化改革的面目出现。比如,贷款规模计划、贷存比管理、用地计划、发电量计划等。尤其是将用地指标、电量指标拿到市场上交易,名曰市场化,实际上是把计划人为设定的权力拿出来变现。

打破“点式改革”的困境,必须摆脱条块束缚,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这就需要在改革的方法论上有所突破。现在,占据媒体大部分空间的经济问题,大都可以归结到某一产业链。很多问题表现在商品的交易环节,产生问题的原因则源自上下游的多个环节。取代“点式改革”的一个思路是,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即“链式改革”。

原标题:从“点式改革”到“链式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输配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