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中方专家指责印度夸大“中国水电威胁论”(图)

2014-12-05 09:59来源:中外对话作者:刘琴关键词:藏木水电站水电建设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直以来,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令人诟病。与最近几年印度媒体热衷的“中国威胁论”炒作相对应,近年来印度对这些地区开发和建设越发重视,不断上马大型基建项目,边境各邦从中受益匪浅。因此从整个事件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央及各邦政府、基建相关利益集团和边境地区居民,乃至借此成功吸引眼球的印度各媒体,可以说这种炒作让印度国内各利益方都获得收益。

停止指责,合作才能解决亚洲水问题

中外对话此前曾报道,水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造成亚洲紧张局势的根源之一,亚洲国家都不愿意加入国际非航道公约,以克制自身的水电开发活动。

谢超说,“但无论是中国与印度,还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虽因水资源利用时常吵闹,都不能承担也不准备掀起水资源争夺战,更多仍限定在利益博弈范畴,仍然存在有限的合作。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亚洲国家做的显然没有欧洲做的好。旅德水利工程专家王维洛告诉德国之声,亚洲地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多国就同一条河流达成国际用水协议的地区。他举欧洲流经多国的莱茵河为例,因为有国际用水协议,所以各国并不可以任意建坝。

谢超说,与欧洲不同,亚洲地区没有欧盟这样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推动地区合作,因此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态势加深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对话。而亚洲国家虽然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但由于彼此不信任,因而相互之间矛盾和摩擦不断。但是我们并不应该从根本上悲观地看待亚洲国家之间的这种矛盾,尤其是涉及地区大国之间的水资源利用时,问题在于如何扩大和加强类似合作。

“从内在逻辑看,即使由于各方不信任,也不妨碍合作的进行。”他说。互信不是合作的先决条件。相反,各方如能通过对话,提出和沟通自身的利益诉求,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各方参与,完善防范机制防止违约,在此基础上达成务实合作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这也是目前亚洲各国关系复杂条件下最有可能实现的路径。

地质学者杨勇告诉中外对话,就藏木水电站规模和发电方式来看,对生态和水文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青藏高原的国际河流急需相关国形成合作机制,从科学研究、保护、规划到开发利用,应该有全流域视野,不应该封闭、指责甚至是恶性比拼,比拼式开发殃及流域内国家和人民。

原标题:中方专家指责印度夸大“中国水电威胁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藏木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建设查看更多>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