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电“十三五”

2014-12-18 11:26来源:能源评论作者:何建坤关键词:核电核电十三五核电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标主力能源

我国推动能源体系革命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并形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在大力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时,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我国已制定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5%的目标,届时非化石能源年供应量将达7亿吨标准煤左右,超过英国和德国并相当于日本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成为有效抵消化石能源增长的替代能源。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比重将达20%以上,年供应量将超过10亿吨标准煤,将成为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并列的在役主力能源。

2030年后非化石能源新增供应量基本可满足随经济社会发展新增加的能源需求,从而使二氧化碳排放趋于稳定并逐渐下降。为此,2030年核电装机应达约1.5亿千瓦,将替代煤炭约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亿吨。其后如仍以每年新建1000万千瓦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供能2000多万吨标准煤,将填补届时能源需求年增长量的约30%。如果没有核能的规模化发展,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间至少推迟10年以上。因此,核能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数量和提前实现峰值时间具有关键作用。到

205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争取达到1/3~1/2左右,煤炭的比重下降到1/3以下,为本世纪下半叶建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届时核电装机应达3.5亿千瓦左右,年发电量约占届时电力需求的1/4,可替代煤炭10亿吨以上,在一次能源供应比例中占10%以上,减排二氧化碳达20亿吨以上。而届时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回落到2010年的水平,以适应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合作进程。另一方面也将对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当前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2.5亿千瓦,到2030年还将翻一番,当前各种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也不能满足新增电力需求,如不发展核电,就要更多地发展煤电,是核电与煤电之间的选择。而发达国家当前电力需求基本饱和,新建电站是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以替代原有的煤电。因此我国发展核电的需求比发达国家更为紧迫和重要。

我国地域广大,能源需求量大,需要各种新能源技术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核能单机容量大,发电时间稳定,负荷因子高。装机1千瓦核电,其年发电量相当于2千瓦水电,3~4千瓦风电,5~6千瓦光伏发电,具有优势。未来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由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新的挑战。到2030年以后,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总发电量的40%~45%,而核电将占到其中的1/3。核电运行稳定,可起到基础载荷作用,稳定电网的运行。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协调发展,也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一个有效手段。

原标题:核电“十三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核电十三五查看更多>核电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