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年初的寒潮导致多地电力紧张,此后我国多地陆续发生多次有序用电;尤其是2022年8月,川渝遭遇罕见高温和旱情,为了保障民生用电,当地工商业用电受到较大影响。之后我国越发重视建设支撑性电源。但从支撑性电源的前期工作耗时和建设周期来看,水电、核电的前期工作耗时4~5年,建设期约5年;煤电、气电的前期工作耗时1年多,建设期1年半到2年。因此,当急需新增支撑性电源顶峰时,只能选择能够尽快建成投产的煤电、气电。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煤炭的自给率一直超过90%,2018年以来,石油、天然气的自给率分别低于30%、60%。(见图1)
一次能源的自给率,不仅反映了我国与国际能源市场之间的融合度,更反映了我国对国外一次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安全供应的保障程度。为了保障能源安全,“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需要避免自给率过快下降。
气电电价较高,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
热发电机组中,气电价格高于煤电、核电。以广东为例,气电上网标杆电价为0.655元/千瓦时(长协和现货价格略低于标杆电价),其中,燃料成本超过0.5元/千瓦时(气价约2.9~3元/立方米,1立方米气可发电5~6千瓦时)。广东煤电长协价格约0.462元/千瓦时,核电电价为0.4056~0.435元/千瓦时。
气电是“高价甜点”。2023年,我国气电装机12562万千瓦,81.8%分布在沿海四省三市:其中,广东3946万千瓦、江苏2066万千瓦、浙江1345万千瓦、北京1002万千瓦、上海891万千瓦、天津565万千瓦、福建456万千瓦。尤其是经济最发达的江浙粤三省,气电装机合计7357万千瓦,占全国气电装机的58.6%。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下的气电定位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我国正加快建设以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调、灵活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
当前,全球正在同步研发多种电力系统转型的技术路线:当某种技术路线或多种技术路线发生颠覆性突破,电力系统将能完成跨越式发展,实现零碳电力系统。
路线一:核聚变
核能是已知的能量密度最高的能源,可用于民用、军事、太空探索等,是具备战略价值的终极能源。1983年,我国确立核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我国在运的商业反应堆均为热中子堆(裂变能),快堆(裂变能)的实验堆已投产,可控核聚变尚在研发之中。
路线二:“风光+长周期储能技术”
狭义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熔岩储热等;广义储能技术包括氢能、绿色燃料(氨、醇等)等。风光配套储能技术是为了平抑风光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持久、可调节的电力。
电力系统需要日调节、周调节、月调节、季调节、年调节等多个尺度的调节能力。目前的储能技术,仅能提供日内调节能力。抽水蓄能是一项成熟的储能技术,其持续发电时间取决于库容,大约是6~11小时。大部分电化学储能电池放电时长是2~4个小时,少数可达4~10小时。2024年5月,明阳智能的“木星一号”纯氢燃气轮机燃烧室连续烧氢10小时,是目前国内最长周期的纯氢燃烧室测试。
在未来的零碳电力系统中,哪种储能技术能提供更长周期的调节能力,哪种技术便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燃机、绿色燃料发电等技术,还可为电力系统提供转动惯量。
路线三:“煤电/气电+CCUS”
通过CCUS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保留煤电、气电的支撑和调节能力,同时降低碳排放,亦是构建零碳电力系统的路径之一。气电的度电二氧化碳排放大约是煤电的40%,“气电+CCUS”的配置对CCUS技术的压力相对较小。《低碳转型背景下我国气电产业发展路径》(刘志坦,《天然气工业》,2021年6月刊)一文详细对比了不同装机规模的煤电和气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气电的二氧化碳排放在310~380克/千瓦时之间,煤电在840~940克/千瓦时之间。
在上述三条技术路线实现突破之前,只有煤电、气电、核电、有调节能力的水电,能承担支撑性电源的责任。核电和水电增量有限(见表2),气电是“高价甜点”,煤电是量大管饱的“粗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预计各区域对价格的敏感度将下降,进而有条件扩大气电的应用区域和规模。2024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发改委第21号令)指出,天然气调峰电站、热电联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被列为天然气利用优先类,是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保障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良好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的天然气利用方向。2023年9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675号建议答复的复文摘要》亦指出,天然气是当前及中长期解决新能源调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浅析气电装机增长空间
现有技术条件下,近期煤电、气电的增量需求
2021年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寒潮,全国用电负荷骤升,最高用电负荷达11.89亿千瓦,接近当年的夏峰最高负荷11.92亿千瓦。2023年夏,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3.39亿千瓦。根据中电联预计,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将比2023年增加约1亿千瓦,如果出现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最高用电负荷可能增加1.3亿千瓦。也就是说,2024年我国的夏季峰值用电负荷将达14.39~14.69亿千瓦,年均负荷增速超6.5%;2021~2024年,新增的夏季峰值负荷为2.47~2.77亿千瓦;为了满足负荷增长,备用率按13%估算,电力系统需新增2.79~3.13亿千瓦支撑性电源,年均新增规模约9000万千瓦~1亿千瓦。考虑到部分热发电机组供热导致的出力下降、水电夏峰出力系数约为0.9、区域不平衡性等因素,实际需要的新增支撑性电源量更大。
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我国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将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相当于能将负荷峰值延后半年到一年。
水电开发空间有赖于站址资源。目前,国内大部分区域的水电资源完成开发,只有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等地还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到2030年,四川、青海的水电资源开发基本结束,届时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将集中在藏东南水电基地,即雅鲁藏布江干流下游和“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近十年来,年均新增水电装机仅1170万千瓦。
核电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于厂址资源和铀资源。1994年2月,我国首台核电机组投产,截至2023年底,我国核电装机5691万千瓦。2018年是核电投产大年,新增装机884万千瓦。
可以预见,水电和核电的增量有限,难以覆盖支撑性电源的增量需求。为了保供,笔者预计近期每年需新增7000万千瓦以上的煤电、气电。
用电量达峰后,应审慎新建支撑性电源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何时可以放缓或停止新增支撑性电源呢?
当前,我国的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均保持高速增长。未来我国用电量达峰后,用电结构可能继续调整:二产用电下降,三产和生活用电提高;二产以机器用电为主、辅以少许工作人员用电,对温度不敏感,相对稳定,且易于进行需求侧管理;三产和生活用电,主要是人的直接用电,对温度敏感,波动性大,调节难度大。因此,用电负荷达峰将滞后于用电量达峰。全国用电量达峰后,区域用电结构会继续变化,东南沿海作为人口流入区,用电量可能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以日本为例,用电量2007年达峰,人口2008年达峰,其后东京都市圈因人口流入,用电量继续增长了一段时间。
用电量达峰年,开工建设的支撑性电源,将在2~5年后投产,投产时间接近用电负荷达峰时间。用电量达峰后新开工的支撑性电源,主要是“以旧换新”,或服务于少数用电量持续增长的区域。
我国对高价电和天然气低自给率的耐受度是可变的
影响气电扩张的主要因素是气电的高电价和天然气的低自给率。但是,我国对高价电和天然气低自给率的耐受性是相对的、可变的。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各地对价格的敏感度将下降。其次,气电是启停、升降功率最灵活的热发电机组,最适合为风光调峰,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提升,电力系统将重新对比“风光+气电”“风光+煤电”“风光+储能”等技术路线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而不仅仅简单对比气电、煤电的电价。
除粤、江、浙、京、沪这些存量气电大省(市)之外,哪些地方最可能降低对气电电价的敏感度?可通过观察不同区域煤电机组的盈利面和盈利水平来判断。电力作为公用事业,行业平均盈利能力取决于当地营商环境。煤电和气电的功能有很多相似之处,吃煤电“粗粮”肯付出相应成本的地方,才会有诚意和能力为“高价甜点”气电付费,从而推动气电发展。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以及国内油气企业正在努力开拓业务获取更多的海外资源,我国对天然气低自给率的耐受度将发生变化。
事实上,西方国家的能源自给率也并非一成不变。以欧洲为例,1981年,欧洲的煤炭、天然气的自给率分别为90.5%、80.8%,此后一路下行,2013年之后,煤炭自给率低于60%,2022年为57.5%;2016年后,欧洲天然气自给率低于50%,2022年为44.2%。欧洲的石油自给率一直在低位徘徊,2022年为22.3%。目前,欧洲煤炭、石油、天然气自给率分别比我国低36.5%、6.5%、15.2%(见图2)。
日本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23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自给率仅为0.4%、0.4%、2.1%。
世界发达经济体中,除了美国能源独立外,欧洲和日本的能源自给率都很低,日本尤甚。参考欧洲和日本的经验,一次能源自给率低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经济增长,在利用海外资源时,以资源互补、控股海外资产等方式,提高供给稳定性。
减排压力将提高气电在增量支撑性电源中的占比
如果气源充足,用电负荷持续增长期间,碳减排的压力将提高气电在增量支撑性电源中的占比。考虑到火电更多地承担调峰功能,气电电量和耗气量的增长速度将低于气电装机增速。用电负荷和支撑性电源装机达峰后,减排压力可能促使气电替代部分存量煤电装机。
江浙粤近期的气电发展空间
江浙粤是我国经济的火车头,“十四五”前三年,用电量和用电负荷持续增长。一般来说,负荷增速应略高于用电量增速,但江浙粤近年来负荷增速低于用电量增速,加之火电利用小时高于电力平均水平的2020年,意味着三省支撑性电源增长落后于负荷增长,电力供需偏紧(见表3)。
广东经济体量巨大,且用电增长快,足以消纳本省新增的约5000万千瓦支撑性电源,如存量特高压送电量维持不变,未来三年,广东电力供需趋于平衡。广东远离晋蒙陕甘新等资源区,新建特高压有难度,而存量特高压的送电主力云南,其自身缺电将延续到“十五五”中。因此,广东尽管用电体量略大于江苏,但由于急于提高电力自给率,广东新增电源远多于江浙(见表4)。
当前,多数风光大基地都在争取建设送往江苏和浙江的特高压通道,江浙新建本省支撑性电源的压力小于广东。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于2024年7月核准,预计下半年开工,2026年下半年投产。按照上述新增电源预计,2026年江浙电力供需仍趋于紧平衡。
因此,广东为了提高电力自给率,江浙为了平衡电力供需,均有新增支撑性电源的需求,只要能解决气源问题,以上气电存量大省就有进一步发展气电的可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7日~4月11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甘肃酒泉三座加氢站建设项目选址公示4月7日,甘肃酒泉瓜州县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瓜州县柳沟东加氢母站、柳沟西加氢站、桥湾加氢站建设项目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公示。总投资27亿元!内蒙古通辽100万吨/年液化天然气及加氢站开工建设近日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国际能源署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据这份名为《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介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占2030年全球总电力消耗的不到3%。报告认为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强化电网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下简称“行政令”),试图以制度性变革应对美国电力系统深层次危机。然而,这份用于加固“电网安全防火墙”的政策文件,却暴露出了明显的“头痛医头”思维——为应对由数据中心扩张和制造业回流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其所采
国能清远石角热电一期燃机项目是广东省重点能源项目,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在广东省内首个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设为2×1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抽凝热电联产机组,采用两套“一拖一”双轴配置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继2025年4月4日第一套机组完成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考核顺利转入商业运行后,2025年4月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2025年重庆市重点项目包括开工、在建、完工、储备“四个一批”项目。其中: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共1252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00亿元;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近日,安徽省能源局数据公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个百分点。电力装机规模稳步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14种产品价格上涨,32种下降,4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525.1元/吨,比上期上涨1.5%;液化石油气(LPG)51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锂离子电池储能开发商有能力满足本十年电力需求的预期激增,这主要由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使用增长引发。市场参与者和观察人士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工具正成为储能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标普全球商品洞察电池和储能首席分析师HenriqueRibeiro表示:“我对人工智能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持乐观态度”,他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4月8日,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委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香港有限公司牵头筹建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财资中心委员会(以下简称“中企协会财资委”)成立仪式在香港成功举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尹宗华、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等300余位来自政界、商界、学界及社会团体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能建氢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氢能人发挥我们的特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快速转型、技术迭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氢能的工程应用方面,可以说我们的经验领先全球。”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直接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建成试运行、国内首个百千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4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发布《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提出支持建设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优化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绿色能源交易方式,建立健全对应的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支持国内外企业参与绿色能源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原文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服务保障。江西省能源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据英国媒体报道:特朗普的关税,特别是针对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组件和电池储能系统的关税,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这些关税针对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进口产品,增加了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对于英国来说,其可再生能源设备高度依赖进口,这些关税可能会间接提高太阳能光伏系统和电池储能解决方案的价格。
如果汽油变成不到3元/升,你还会对电车情有独钟吗?面对汽油价格的波动,很多人都在期待着汽车市场能出现一匹黑马,既有强劲的动力支撑,又能真正把价格打下来。当下,电能、氢能、甲醇等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汽车燃料,许多车友认为“电”时代只是过渡,氢能源又实在遥远,都不是大家期盼的最佳燃料。今天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4月1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的通知,长沙等11个城市中心城区非居民用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原则上统一下调0.309元/立方米。详情如下: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的通知湘发改价调〔2025〕189号长沙市、株洲市、
4月1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管理权限的通知,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由市州、县价格主管部门执行。详情如下: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管理权限的通知湘发改价调〔2025〕190号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县发展改革局:按照国家对天然气价格管理“管住中间、放开两
4月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文件提到,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推进重要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明确,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9日,粤电力A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59亿元,同比下降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4亿元,同比下降1.07%。公司主营业务以火力发电为主,燃料成本在营业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煤炭、天然气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公司燃料成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气化服务价格的批复,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气化服务价格为0.33元/立方米(含税)。详情如下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气化服务价格的批复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进
过去几十年,天然气发电在中国电力版图中不处于核心位置。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灵活性资源的亟需,气电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范珊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天然气发电产业经历了三十年持续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受制于气源供应、燃料成本、电价政策等多种
最近,江苏省省发改委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对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实行分类标杆电价,此举为江苏天然气发电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国网江苏电力在能源领域的布局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天然气发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在优化能源
近日,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智算中心”被频繁提及。北极星垃圾发电网注意到,2月26日,东吴证券发布了一篇题为《垃圾焚烧助力超低PUE零碳项目,关注IDC合作机会》的行业调研报告,报告指出,数据中心(IDC)能耗高,且《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
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3月预计召开电价费率审议会,全岛电价或面临再度上涨的形势。分析人士指出,台湾电价连年上涨与当局执意废弃核电、大举改用天然气发电的能源政策有关。台湾每半年举行一次电价费率审议会。去年上半年,尽管国际能源价格有所回调,台当局称考虑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财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