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报道正文

南方电网对澳供电30年 送电规模增85倍(图)

2014-12-22 11:18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粤澳联网电力调度输变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两地文化渐融合“电话粥”一煲30年

粤澳联网30年稳如磐石,从未发生因联络线跳闸导致澳门地区停电的事件,这一“纪录”的保持与珠澳双方供电人员的敬业和默契息息相关。然而刚开始接触时,却状况百出。

“那会我们开会都要带好多翻译。”段光辉笑着回忆,“我们都是说普通话的,最好要带上说英语的。对方董事长是说葡萄牙语的,他的翻译只会听粤语……每次开会都‘鸡同鸭讲’,我们开一次会都够别人开几次会了。”30年的合作交流,如今不少澳门人都学会了普通话。

除了语言,两地文化也在渐渐融合。段光辉讲述了当年的一件“囧事”。粤澳刚联网时,有天晚上,他想找澳电高层谈工作,到了对方家里发现宾客云集,才知道当晚是“平安夜”,相当于中国的大年三十。他深感冒昧,事后专门打电话致歉,对方表示理解。当时的尴尬经历如今说起来已成“趣事”一桩。

“加班文化”是另一个明显差异。内地加班不是新鲜事,澳电员工却到时间就下班,节假日更是极少加班,电话也很少接。于是出现一种情况:珠海这边加班人员有工作需要澳电方面配合,却苦于找不到人。随着双方沟通接触加深,以及澳电华裔工作人员的增加,他们逐渐理解和接受内地的工作习惯,并予以积极配合,珠海方面也尽可能避免在休息时间打扰对方。

双方的技术标准和运维习惯也在频繁的联系中逐渐“向对方靠拢”。比如,内地设备一般检修周期为3年或6年,澳门则为5年,为了减少检修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后来双方将检修年限统一为3的倍数。

如今,双方的调度人员雷打不动坚持每天“煲电话粥”——对线路运行情况互通有无,针对应急抢修还建立起“跨境抢修机制”,组织了多次应急预案桌面推演甚至实战演习。

30年来,珠海澳门两地人员不断变动,但经过不间断的通话,双方的情谊和传统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负责接打电话的甘德树自豪地说,每次拨通电话只要一听到对方的声音,他就马上能叫出对方的名字。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彭文蕊 李晓莉 席佳 杨雅洁 邱晓丹 李悦)

原标题:南网对澳供电30年 电力“银线”织就粤澳深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粤澳联网查看更多>电力调度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