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近零排放不如做好排放监管 核电发展需统一认识

2015-01-09 12:14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核电可再生能源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生物质能发电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但发电利用程度较低,与美国、巴西等国比起来差距很大,我国到2013年,生物质能发电只有868万千瓦,占电力装机容量的0.7%。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每年有7亿吨秸秆,其中4.5亿吨可用于能源替代,折合2.45亿吨标准煤,可减排5.8亿吨二氧化碳,如能全部用于发电,其减排贡献巨大。目前影响秸秆发电使用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建立起可连续稳定供应的高质量低成本的原料供应体系,这是“十三五”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要大力加快发展核电

核电是最清洁的能源,从产业链分析,核电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为每千瓦时电13.7吨等效二氧化碳,是煤的1%,因此只有加快核电的发展。加大核电建设规模,才能有效应对气候问题挑战,实现我国所承诺的减排目标,也是效益最好见效最快的一个选择。

核电建设必须要严格按标准,严格工程、设备、器材管理,确保质量,投运后严格安全运行管理和监督,目前在建的二代加和三代核电确保长期安全运行是可以实现的。这已被全球435台3.42亿千瓦在运的核电站所证明和正在证明着,要害是切实确保安全,把安全摆在第一位,但不应该把核电的安全绝对化,凡事一绝对化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

加快核电发展,增加核电的比重,这对于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选择。初步分析测算,到2020年我国核电最少要有7000万千瓦,那么对于2030年非化石能源提高到能源消费总量20%的目标是有力保证。因此对2020年建设目标应争取从5000万千瓦提高到7000万千瓦。

目前我国核电已投运的有21台1902万千瓦,在建的有27台2957万千瓦,共计4859万千瓦。争取2020年达到7000万千瓦,意味着要求在“十二五”期内和“十三五”初,再开工2141万千瓦,约20台百万千瓦级机组要在2年多时间内开工,这在前期工作和装备供应及建设能力等方面看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要立即决定,问题在于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在投融资和项目建设体制上的改革,内陆核电建设的放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