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推荐】能源互联网离我们有多远?

2015-01-13 10:28来源:微电网论坛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微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可见,能源互联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式:就地收集、就地存储、就地使用。在兼容传统电网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广泛和有效地利用分布式再生能源,满足用户多样化电力需求的一种新型能源体系结构。就是说,化石燃料逐步消失,人类将这样逐步利用能源网络。

因此,可以给能源互联网下个定义:能源互联网是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能量管理技术,将大量的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和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杰里米˙里夫金只是根据能源发展总结了前人的工作而成书,在之前,关于分布式能源或区域性能源的说法很多,讨论也已经持续很久了。

虽然里夫金不是能源互联网的最早提出者,但是他却是一个重要的推动者。

二、能源互联网的本质?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曹军威认为:

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思维和理念来变革能源基础设施。如果说电网智能化还是在传统电网架构上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解决设备利用率、安全可靠性、电能质量以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等问题,能源互联网的根本不同在于采用互联网理念、方法和技术实现能源基础设施架构本身的重大变革,使得能量的开放互联与交换分享可以跟互联网信息分享一样便捷。能源互联网区别于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本质特征包括:开放、互联、对等、分享。

1)开放:互联网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接入与获取,主要取决于开放式的体系结构。能源互联网要实现开放性,需要可再生能源、储能以及用能装置的“即插即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要借鉴互联网的发展方式,走标准先行、应用驱动、进一步带动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道路。

2)互联:互联网中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本质不同在于广域网必须解决规模化开放互联的问题,这就需要简洁易行的标准协议作为基础。能源局域网内部可以进行多种能源形式的转换,可以进行风光储用的协调,但广域互联必须是建立在局域消纳的基础之上,形成简捷高效的能量交换方式,才可能实现大规模互联,而互联的广泛性最终会带来资源配置的广泛性。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离我们有多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微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