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煤水矛盾之解:“三条红线”与艰难控煤路

2015-01-14 11:01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曹宏源关键词:煤炭开发煤电基地煤炭用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开发离不开水资源的保障。但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着大部分重点煤炭基地处于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水资源严重制约着煤炭的消费与开采。

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中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在严控煤炭消费总量的大背景下,合理确定煤炭相关行业的水资源红线是实施煤炭消费水资源控制的关键。在能源与资源的互相约束下,如何促进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是需要我们下力气解决的难题。

14个煤炭基地大都缺水

“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晋陕蒙宁甘等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尤其突出,其原煤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60%,而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总量的4.8%;部分地区煤炭开采洗选用水量超过了区域工业用水总量的50%,这对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形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仇亚琴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控煤项目发布会上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测算认为,仅从水资源量的角度来看,内蒙古、山西、陕西境内的煤炭基地2015年采煤需水量与现状工业用水量的比值分别为137.3%、57.9%、95.9%,三者比值均超过了50%,采煤产业发展严重影响整体工业用水规模,势必占用其他非工业用水才能满足需求。如果考虑煤炭全产业链总需水量,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现状工业用水量无法满足煤炭基地全产业链的用水需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十分尖锐。

根据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对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预测,到2020年,13个大型煤炭基地部分规划矿区总需水量保守估计为608.14万立方米/天,扣除现状供水能力每天需水约404.14万立方米。除云贵基地水资源丰富以外,其余12个基地均缺水。

现实情况是,在煤炭储量丰富、产量较大的地区,煤炭生产和消费相关行业往往会被视为区域支柱产业而大力扶持,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只能通过挤占生态环境需水满足发展需求,引起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恶化的连锁反应。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研究认为,以2010年全国煤矿的煤炭产量32.4亿吨为例,符合科学产能要求的煤炭产量仅为10.78亿吨,在三分之一左右。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考虑开发规模主要受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严重制约等影响因素,预计2030年和2050年,全国煤炭可持续供应能力可达到37.2亿吨和37.3亿吨,这与《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的2015年37.5亿吨的量相当。因此,在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控煤是必须要走好的一条路。

原标题:煤水矛盾之解:严控煤炭消费量确定水资源红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开发查看更多>煤电基地查看更多>煤炭用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