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4年,我国新兴能源新增装机与平均利用小时呈现上涨与下降相反态势。
来自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核电装机增长36.1%,平均利用小时数减少385小时;风电装机增长25.6%,平均利用小时数减少120小时。另据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测算,在太阳能装机增长67%的情况下,平均利用小时数减少约240小时。
为什么在我国新兴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发电效率下降的态势?本报记者带着这一疑惑多方采访了业内人士。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会理事长周大地告诉本报记者:“在看到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大幅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新兴能源发电效率不高这一现实。特别是在宏观经济低迷、电力需求放缓、资源与环境压力加重的综合影响下,切实提高清洁能源的发电效率成为当下能源领域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更加注重电力供需平衡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增发电设备容量10350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增长67%,并网装机达2652万千瓦。核电增长36.1%,装机容量达1988万千瓦。风电增长25.6%,装机容量达9581万千瓦。在新能源装机快速的增长下,业内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会理事长周大地对本报记者表示:“依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情况来看,政府制定规划要尽量淡化提高定量容量、提高定量总量的思想。由于过去我国对能源需求的预测都是按照高标准制定的,随着经济转型和调整,全社会的能源需求明显低于原来的设想。”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情况”(以下简称“平均利用小时情况”)等数据就验证了这一现实。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286小时,同比减少235小时。其中,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7489小时,减少385小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905小时,减少120小时。
在考虑电力供需平衡这一问题上,按照原有的逻辑已然显得不合时宜。单方面的强调发电设备总量,而忽视弃风、弃光、弃水等现象的加重,导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的下降,是毫无意义的。
周大地强调:“电力的供应是由需求来决定。在大规模增加电源建设后,通过鼓励、刺激等手段提升用电量,来加重社会资源负担和环境负担的逻辑是不对的。
特别是一些地区靠大搞能源行业来刺激经济发展,这是不能提倡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8日,龙源电力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0亿元,同比下降1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下降2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61亿元,同比下降22.34%。2025年1-3月,龙源电力新增投产控股装机容量3
8月29日,龙源电力发布半年报。根据报告,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83亿元,同比减少4.94%;实现归母净利润38.27亿元,同比减少22.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46亿元,同比减少23.48%。据悉,上半年,龙源电力新增投产项目47个,控股装机容量228.67万千瓦。包含风电项目7个,控股装机容量59.5万千瓦
4月8日,龙源电力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2023年,龙源电力新增控股装机容量4509.83兆瓦,其中风电1562.55兆瓦,光伏2947.28兆瓦。截至2023年底,龙源电力总控股装机容量为35593.67兆瓦,其中风电27754.39兆瓦,火电1875.00兆瓦,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5964.28兆瓦。2023年,龙源电力累计完成发
8月30日,龙源电力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9,851,636,824.41元,同比减少8.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8,437,517.42元,同比增加14.45%。公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新增投产36个项目,控股装机容量515.41兆瓦,其中风电4个项目,控股装机容量125.20兆瓦;光伏32个
2023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秦海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23年上半年,我国风电产业延续良好的发展态势。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海上风电有序发展,整体技术进步明显,国际合作继续深化,风电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国推进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
5月15日,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原文如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重
5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通知》。文件表示,为进一步发挥新疆风光资源优势,加快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新能源与关联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通知要求推进新能源与多产业耦合联动发展,开展新
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发布《陕西省2022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方案指出,2022年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以中长期为主,交易模式分为:挂牌交易、双边协商交易。方案还指出,截至2021年底,陕西并网新能源总装机容量1960.07万千瓦(不含分布式新能源,不含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光伏扶贫
2022年3月2日,协合新能源集团公布了2021年度全年业绩,公司董事会建议每股派息0.03港元。2021年,协合新能源集团各项指标增长强劲,新增投产容量、权益发电量、净利润、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协合新能源集团2021年实现收入21.83亿元、净利润7.78亿元,净资产达到75.53亿元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出力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随着气象条件变化,风电、太阳能发电存在较大波动性、随机性。而气象条件又受到地形影响,新能源发电场站选址地蕴藏资源的高低,需要尽可能精准预测评估。气象服务可快速评估指定区域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条件,提供新能源功率预测所需的风速、风向、辐照
截至2021年6月底,龙源电力控股装机容量24907兆瓦,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22429兆瓦,火电控股装机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装机容量603兆瓦。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331.06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发电量274.0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0.35%,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297小时、同比提高110小时;火电控股发电量为5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2.64%,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805小时,同比增加690小时。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7月17日,中城大有投资建设的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300MW/300MWh共享储能电站正式破土动工。作为中城大有在山西落地的首个电网侧储能项目,该电站的开工标志着集团通过储能电站建设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位于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电站将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配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一、山东现货价差表现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中日前与实时价格的正负价差天数占比未呈现规律性偏向,日前与实时价差方向具有随机性特征(正价差天数47%,负价差天数占比53%)。同时,山东现货日前和实时价差较大,从整天的平均价差来看,价差绝对值大于30的天数占比49.4%,价差绝对值大于50的天数占比30.5%;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大家普遍认为,绿电直连的实施,能使新增负荷企业降低用能成本,助力存量自备电厂企业实现低碳甚至零碳运营,减少新能源项目的“弃风弃光”现象,还能帮助相关外
今夏迎峰度夏关键期,当20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沿着云霄直流输电系统、跨越经营区界限,从南方电网腹地直抵国家电网辖区的华东区域,我国电力市场制度性突破再下一城。这是《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批复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经营区电力中长期市场按月开市的首笔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7日,辽宁省阜新市发布《阜新市2025年第一批风电项目主体优选公告》、锦州市发布《锦州市2025年第三批90万千瓦风电项目竞争配置优选工作方案》。具体详情如下:一、辽宁阜新120万千瓦7月7日,辽宁阜新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第一批风电项目主体优选公告》,建设规模为120万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025年1-6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332万千瓦,同比增加14056万千瓦;其中,新增风电装机
走进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约8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约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7%,相当于每年减少8500吨碳排放。”该企业负责人肖先生表示,“利用光伏发电不仅让产品获得了国际低碳认证,每年还可节省电费超390万元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至此五大发电集团中又迎来一家千亿上市公司。开盘首日,华电新能最高涨幅达215.09%,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十四五”以来,六大发电集团在“双碳”目标下,积极发展新能源,如今成果如何?且从十个维度一探究竟。一、总市值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5年7月,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成为资本市场焦点——自7月8日智元机器人宣布拟21亿元入主以来,公司连续8个交易日以20%幅度涨停,累计涨幅达330.21%,市值从约30亿元飙升至135亿元。这一现象级行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家风电企业为何会这么“牛”?深耕风电材料领域上纬新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上市,最高涨幅达215.09%,这一涨幅超越了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首日191.14%的峰值,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华电新能收盘价涨幅收窄至125.79%,但其市值仍近3000亿元,一举超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风光巨头。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成
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发改委核准5个项目,风电总装机容量1585MW,具体如下:1、乌兰察布丰镇市铁合金绿色供电项目(一)一期工程新能源项目:一期规划建设风电31.5万千瓦,光伏15.7万千瓦,配套建设7.08万千瓦/28.32万千瓦时储能。拟建1座220千伏升压站,以220千伏线路接入乌兰察布丰川循环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点名海上风电——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中国已连续七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领跑全球,累计装机量占据全球总量“半壁江山”,但在新能源的技术高地——深远海,运维成本高、便利性差等挑战,仍在深刻制约深远海风电的可靠性及成本竞争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