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刘振亚:我为什么提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5-02-04 11:10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中国特高压发展成功实践,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基础。特高压交直流将输电距离提升到2000~5000公里,赋予电网更大范围调配资源的能力,能够实现各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互联互通、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已建成投运了3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6条特高压直流线路。2014年迎峰度夏期间,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长时间满功率运行,向华东送电2160万千瓦,消纳西南水电900亿千瓦时,有力促进东中部地区雾霾治理和西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我国特高压工程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中国能源发展难题,而且对于解决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电网能够方便地配置各种能源资源)

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从根本解决全球能源安全、生态环境、世界和平问题。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预计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成为主导能源。清洁能源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二氧化硫5.8亿吨,全球能源碳排放115亿吨,仅为2009年的50%左右,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根本解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难题。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不开发利用就会流失和浪费。

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将非洲、亚洲、南美洲等地区的清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资源和平利用,可以统筹解决能源安全、清洁发展等问题,而且不涉及国土安全、地缘政治、外交等敏感问题,有利于实现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谐发展。

五、国际上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反响积极、寄予厚望。2014年,我先后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能源协会年会、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首届可持续城镇化首席执行官理事会会议上发言,并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科普论坛、《福布斯》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和宣传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

对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方都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利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不仅亲自邀请我们参会发言,还专门发来感谢信,高度评价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大家普遍认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两个替代”,是解决世界能源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治本之策,希望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在本书思想形成和写作过程中,组织工作组到10个国家和北极、赤道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充实全球能源资源、电力发展和跨国联网等基础数据,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供大家研究和参考。(刘振亚在2月3日《全球能源互联网》首发仪式上的讲话,有删节)

原标题:刘振亚:我为什么提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