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综合正文

结构调整下传统能源企业如何突围?

2015-02-06 13:41来源: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关键词:能源企业煤制气煤制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适逢年底,中俄天然气合作、中石化混改、资源税改、电改、油价暴跌,及特高压、核电重启、分布式光伏等话题多被提及。其中,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煤制气技术被广为关注,甚至争议颇多。

的确,煤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在2012年后经过3批次的集中获批后,引发了产、学、研各界人士对其水耗及水土污染问题的担忧和质疑。能源局为代表的监管层最新态度回归“限制发展”:日前,有媒体从参与“十三五”煤炭规划编制的人士处获悉,在天然气供应有保障的前提下,“十三五”不再扩大煤制气产能。目前已开工的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到2020年煤制气产能达到150亿立方米。而在《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煤制气已规划至150~180亿立方米,按字面分析,“十三五”期间煤制气松绑已基本无望。同时,煤制油和煤制烯烃项目的投建亦受到限制,其中煤制油项目仅可作为战略储备,而煤制烯烃项目也被要求适度发展。

不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近期发布的一份题为《我国天然气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的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4%,其中进口天然气58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32.2%。同时,1月13日,国土部公布了2014年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2013年该项数据为58.1%。

一边是产业发展方向的争议,一边是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的现实,加上国内日益严峻、时不我待的节能减排形势,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保证安全供给的“矛盾”亟需解决。

企业实践是解决产业争议的唯一方法

其实,时下围绕煤制油/气以及页岩气的争论,在新能源领域同样存在,包括风电场、光伏电站和中小水电。然而面对争议,能给出答案或者是阶段性答案的,还是能源行业内的勇于实践的企业。

经过多年的粗犷发展,国内早期的资源型城市在进入新世纪后陆续出现资源匮乏趋势,包括辽宁阜新、山东枣庄、河南焦作、湖北大冶、江苏徐州等众多城市相继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并成为了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的2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范本,更为后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借鉴。简单来说,引入实力能源企业进行老旧中小矿区的兼并重组,引进活力资本作为地方适合自身旅游、农业等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是这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初期的成熟模式。

在此过程中,介入或者配合地方结构转型的能源企业几乎悉数以国有大众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体量大、资产重、产业链健全,可以为地方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思路引领和实际支撑。同时,煤炭行情走弱后以煤企为代表的能源企业也在为自身的转型发展寻找方向,包括煤制油/气在内的下游深加工领域多是企业首选。同时结合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光伏、生物质能、储能技术及新材料,都是传统能源企业主攻的业务方向。不过,由于产业环境尚需完善,同时国内主流技术评级难以突破,能源企业在公关上述新业务方面大多鲜见明显成果。

原标题:结构调整下传统能源企业如何突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企业查看更多>煤制气查看更多>煤制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