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央企将迎重组潮 3年内从112家缩至50至60家

2015-02-09 08:52来源:华夏时报关键词:能源央企电力企业国资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后3年,央企将迎来重组潮,预计会从目前的112家缩减至50-60家。”2月4日,接近国资委的一位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央企最近一次重组是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整体并入中粮集团,“现在六七家央企挤在一个行业里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避免同业竞争,资源要素将会进一步向大企业大公司集中。”在强化主业的同时,央企非核心业务尤其是三产,将会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出售。

湖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肖毅敏表示,新一轮兼并重组更加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有别于以往“拉郎配”式的行政重组,这也要求国资委自我革命,将以往“老板+婆婆”的职能一分为二,一部分职能放给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另一部分监督职能则予以保留,最终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减法路径

央企功能界定分类已基本确定,在分类改革完成的基础上,央企将迎来重组潮。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对此深信不疑。

“分类是兼并重组的基础,现在同类型的企业太多了,这是2005年推行多元化的结果,包括核电、水运、铁路等很多行业内都存在不止一家央企,有些行业甚至有六七家之多,以后还要进一步合并同类项。”李锦称。

本报记者获悉,在国有经济或国有资本的分类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即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两大类。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向本报记者解释说,商业类又分一类和二类,一类是指竞争性央企,二类则是功能性央企。具体来说,商业类就是那些带有自然垄断性质、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企业;而公益类也可以叫做公共服务类,比如中储粮、中储棉。

在彭建国看来,商业类央企集团母公司大多数都可以改组成为像新加坡淡马锡一样的国有投资公司,但公益类央企没必要这样改,同时还应保留一部分功能性的实业公司。

原标题:央企将迎重组潮 3年内从112家缩至50至60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央企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国资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