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全球能源互联网之重点跨洲联网通道及发展进程分析

2015-02-11 09:28来源:亮报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电网互联联网通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 大洋洲—亚洲联网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北部和中部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西北部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向东南亚地区送电的资源条件较好。澳大利亚相关机构已开展了研究,提出澳大利亚与亚洲电网互联的设想。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人均用电量较低,未来电力需求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东南亚地区各岛国、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能源资源相对有限,未来要实现能源的低碳清洁发展,需要从外部受入电力。大洋洲与亚洲距离较远,联网面临跨越沿途的岛屿链,跨海输电距离较长等问题,实施难度较大,预计在2040年前后实现联网。

6 亚洲—北美洲联网

亚洲与北美洲联网可发挥两洲时差优势,互联通道经由中国东北、西伯利亚,跨越白令海峡,连接至北美洲阿拉斯加,进入加拿大和美国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负荷中心。中国东北地区至西伯利亚距离不超过3500公里,经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输电距离不超过2000公里,阿拉斯加至美国西海岸距离不超过4500公里,整个通道中仅在白令海峡需要跨海敷设海底电缆,距离约90公里左右。亚洲东部和北美洲的东西海岸均为各自的主要负荷中心。东亚与美国西海岸时差约为9小时,与美国东部时差约为12小时,导致两洲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峰谷的互补性很强。鉴于亚洲部分负荷规模更大,考虑峰谷互补需求,预计整体联网规模在5亿千瓦以上。由于白令海峡的风电基地处在亚洲与北美联网的通道上,因此亚洲和北美洲联网可统筹考虑白令海峡风电基地送出通道的建设。考虑到亚洲与北美洲联网距离近9000公里,途经高寒地区、跨白令海峡等问题,实施面临诸多挑战,预计在2040年前后实现联网。

7 欧洲—北美洲联网

欧洲电网与北美洲电网之间具有显著的错峰效益,未来可以格陵兰岛风电基地作为支撑,实现欧洲与北美洲联网。2050年,格陵兰岛风电将大规模开发并向欧洲、北美洲送电。同时,综合考虑时差效应、风电出力曲线、欧洲和北美洲负荷特性以及电源装机结构的互补性,实现格陵兰岛风电基地的合理开发与电力消纳,以及欧洲和北美洲电网的联合运行。由于格陵兰岛风电基地处于北极圈内,且跨海距离较远,预计在2050年前后实现欧洲与北美洲联网。

阅读延伸:

全球能源互联网框架下的电力金融

《全球能源互联网》:专家观点摘录

原标题:重点跨洲联网通道及发展进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输电查看更多>电网互联查看更多>联网通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