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线路监测报道正文

除了送钻戒 无人机还能做这些事

2015-02-11 09:53来源:亮报关键词: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全景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输电线路巡检              

今年1月底2月初,为避免电网遭受“冻伤”,湖南电网启用了2台四旋翼巡检无人机巡检线路。

与传统的电力线路巡视相比,无人机巡检不仅可以快速检测输电线路缺陷、通道隐患,而且在各种复杂地形、恶劣气候、灾害天气下优势突出,可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现场信息,有效地避免各种危险。

无人机巡线提高了电力维护和检修的速度和效率,使许多工作能在完全带电的情况下迅速完成,测算比人工巡线效率高出40倍。

为电网穿针引线

2014年2月14日,在湖北宜昌长阳县贺家坪镇,一架八旋翼无人遥控直升机将携带的迪尼玛牵引绳准确投掷到因极端冰冻天气受损的铁塔上。这很快引起了社会关注。

这种多旋翼无人机装设有GPS导航仪,在风力满足5级以下作业条件时,最大起飞重量15千克,最快速度12米/秒,一次起飞续航时间15分钟,在传统无人机的基础上增加了线盘带张力、引绳切断等功能。除了“穿针引线”,这种无人机前端的视频实时传输系统还可对线路覆冰情况进行监控和拍照。这种无人机具有可全天候使用、安全性能高、定位快速准确等特点,可大大节约灾害应急处置时间。

“穿针引线”让无人机能够承担应急救援处理灾情的“尖兵”角色,在电网建设中,这个功能也很重要。被称为“世界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川藏联网工程中,5次跨江施工,都改变了过去用船运送导线的方法,采用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八旋翼飞行器牵引导线。

全景监测施工现场

在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施工中,无人机航拍灵活机动的特点得到了发挥——无人机空中全景监测客观真实反映施工现场状态,辅助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管理,为解决特高压工程线路长、施工点多、管理难度大和无人区施工管理等难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未来,是智能的

2月6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无人机技术研究所主任刘柳表示,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无人机。

在电网实际运用中,无人机已经与“智能”紧密相连。2010年4月,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就自主研发成功国内首套智能电力线路无人飞行巡检系统;2012年,输电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列入国家智能电网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现在,国网山东、冀北、山西、湖北、四川、重庆、浙江、福建、辽宁、青海10家省级电力公司已试点开展无人机巡检业务,大、中型无人直升机应用于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线路开展常规巡视和状态巡视;小型无人直升机应用于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单塔进行巡视、故障巡视和小范围通道巡查;固定翼无人机一般用于500千伏及以上线路开展通道巡视和灾后电网评估等。

原标题:除了送钻戒,无人机还能做这些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电线路巡检查看更多>无人机查看更多>全景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