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项目正文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为上海电网注入新活力

2015-02-12 09:57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陈昊南关键词:特高压工程变压器上海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另一座投运于1980年的新周变电站同样遇到了“老龄化”的问题,站内主体高层构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混凝土剥离脱落的现象,敞开式220千伏设备绝缘下降严重。“30多年前,这座变电站还是浦东新区的能源顶梁柱。”新周站站长杜强说,“但是,浦东发展得太快了,新周站的设备已经挑不动负荷重担了。”

目前,上海投运20~30年的超高压变电站共有14座,投运30年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有9座。随着城市中心圈的不断扩大,这9座变电站已大多坐落于城市核心区域,出线负荷都是重要客户。当年的“先发优势”已被时间催化为“先发劣势”,并成为制约上海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掣肘。为此,国网上海电力于2013年启动了首批7座220千伏老旧变电站的整体改造工程,2014年进入工程的深入推进期。

2014年11月18日清晨6点,两台24万千伏安的220千伏主变运抵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新周变电站内。2015年1月,新周站内所有的一次设备都完成了主体安装,二次设备也部分完成安装和调试,所有设备将计划于4月份具备割接条件,新周站将迎来第二次生命。

截至2015年1月底,首批迎来改造的7座老旧变电站中,西郊站、万荣站、港口站已全部竣工,新周站、蕴藻浜站已进入电气安装阶段,长春站、古美站已进入改造第一阶段。

“破旧立新”电网焕发青春

2014年,已建成投运的两条特高压线路——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和皖电东送淮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将远方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上海。这些清洁能源经超高压主网架输送,再经城市配网分配,被送入千家万户。

但是,因投运已有多年,上海中心城区的低压配网同样出现了负载过高、故障趋多、安全系数下降的“老年病”。国网上海电力在2014年启动了覆盖全市的表前供电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工程,确保远道而来的“特高压电”能够被居民舒心享用。

“协和里建于1923年,是老上海典型的新式石库门里弄。这里离开人民广场只有600米的直线距离,市政府门口敲锣打鼓,小区居民都听得到。”南京东路街道定兴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忻梅影说。但是,协和里的弄线、表计不少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产物,早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用电所需。

当2014年10月底电力施工人员撤出时,作为试点的协和里132弄、145弄已是面貌一新:一台400千伏安杆式变压器的容量被调整为630千伏安,又新增一台800千伏安的杆式变压器;老旧弄线被调换为120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原本家家户户无序安装的电能表也被更换并统一安装了新表箱。对于居民来说,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每户的用电容量增加到8千瓦。

在协和里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老旧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工程于2014年10月29日正式全面启动。这一工程计划在3年内对全市6500余个老旧住宅小区300万户居民的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进行更新,将重点解决老旧小区“用电容量低、安全隐患大、环境面貌差”三大问题。2014年,已完成改造近百个小区,约3万客户从中受益,2015年将进入高歌猛进式推进的关键时期。随着老旧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一个老当益壮的上海电网将继续保障这座城市的转型发展、服务万千市民的幸福生活。

阅读延伸: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工程如何管理

原标题:特高压为上海电网注入新活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工程查看更多>变压器查看更多>上海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