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中国页岩气:山路十八弯

2015-03-05 14:30来源:中国化工报关键词:页岩气开发页岩气勘探页岩气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些设备带有“量身定做”的特点,以适宜山区搬移转运的小型化装备为主。据现场工程师介绍,总的来说,涪陵页岩气储量丰富,但分布比较分散,不利于大规模连续作业。井场的定点是通过卫星GPS定点,实施起来往往要先修路,有的可能还要让村户搬迁,还可能削平山头,甚至有的要打好几千米的斜井。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外大型装备基本无用武之地,现场装置全部来自国内创新的技术和设备,适合山地作业,而且必须实现小型化。

记者:如此说来,涪陵页岩气的开发成本会不会更高一些?

冯连勇:我在进行压裂作业的现场,看到各种管线错综复杂,一口井眼上连接着若干口钢管,据说每一口钢管里的压强高达70兆帕,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保障安全,需要较大的投入。除了压裂的井口,现场工作人员还介绍了压裂的套管、控制室、压裂液混合机以及压裂车。这些压裂车是专门为了适应山区作业而研发的可移动、便携式压裂设备,压裂的时候需要十几辆这样的设备同时发动。

我的感觉是,由于环境恶劣,涪陵页岩气的开发成本无疑要远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页岩气开发成本。现场的负责人也感叹我国页岩气开采成本高。

记者:您了解到的2014年涪陵页岩气区块整体开发情况如何?

冯连勇:我国的页岩气开发,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依靠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和设备,艰难地推进着。截至2014年底,涪陵页岩气田累计开钻178口,2014年累计生产页岩气12.24亿立方米,相当于400多万户居民一年生活用气的需求。

科学开采成就“功勋井”

记者:此前业内曾有一种声音,说涪陵页岩气区块之所以产量高,并不是页岩气而是常规天然气,请问您考察的结果如何?

冯连勇:之前我也听到过类似的观点,这也正是我此次考察的目的之一。

原标题:中国页岩气:山路十八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页岩气勘探查看更多>页岩气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