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安筱鹏:中国应该如何认识和迎接工业4.0?

2015-03-10 10:10来源:和讯网作者:安筱鹏关键词:工业4.0通信技术安筱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创新体制机制,把培育新业态、新机制、新模式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任务

有人说全球的互联网经济正在形成“中美”主导的双子星座,全球10大互联网公司美国有6家、中国有4家,全球30大互联网公司中美国有17家、中国有8家。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中,在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在互联网经济的优势,这一优势是德国及欧洲国家所不具备的。如何持续创新体制机制,把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这篇大文章做好,事关工业由大变强的整体战略布局。

一是理性客观认识互联网经济在智能制造战略布局中的地位。目前,关于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认识,有蔑视的、有不屑的,也有吹捧的、夸大的,站在不同角度这些认识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不能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的作用对立起来,不是谁把谁颠覆、谁把谁灭掉、谁把谁替代这样一种关系,而是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如何融合创新、手牵着手向前走的关系。我之前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国家间的产业竞争比做两军对垒,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一支突击队、先遣队已经占领了前方阵地的制高点,并在引导、指挥、掩护后续大部队(传统制造业)跟上。这支突击队、先遣队就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ICT企业,互联网是中国产业转型千载难逢的机会。

二是积极培育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把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制造模式的变革作用,积极研究制订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制造资源、标准知识的开放共享,培育社会化、共享式制造新模式。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三是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智能服务是德国工业4.0的核心,也是美国产业互联网的重要议题,其本质是在连接无所不在、数据无所不在的新时代,如何重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建立一种服务无所不在的新模式。我们要把制造业服务化作为智能制造战略中的核心任务,摆到全局更加重要地位,做到认识到位、布局到位、政策到位,积极推进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在线监控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发展。

(五)坚持标准先行:把制订智能制造标准化作为智能制造的优先领域

把握智能制造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整合国内标准化资源,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以及美国先进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组织方式,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标准化路线图。遵循智能制造发展规律和标准化工作的一般规律,建立包括电子、通信、软件、自动化、装备等行业代表组成的智能制造标准工作组,加快制定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研究制订智能制造系统互联互通的相关标准,确定在系统架构、基本原理、技术系统、组织流程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需求,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二是尽早启动优先急需领域标准化制订工作。重点支持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领域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制。加

原标题:中国应该如何认识和迎接工业4.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通信技术查看更多>安筱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