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数据正文

【重磅数据】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图表)

2015-03-10 14:5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力发电电力工业中电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排放标准考核方法使企业违法风险增大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没有明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达标考核的方式。实际考核中,有的地方政府按小时均值考核,也有按4小时均值,或日均值、或周均值考核的。

201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与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发改价格[2014]536号),该文件变相明确了按照浓度小时均值判断是否达标排放,是否享受环保电价和接受处罚等。按小时均值考核要求远严于按日、月均值考核。如美国排放标准以30天的滚动平均值考核,煤矸石机组则是以12个月的滚动平均值进行考核;欧盟按月均值考核,同时规定小时均值不应超标准200%,日均值不超110%。

煤电机组受低负荷(烟气温度不符合脱硝投入运行条件)、环保设施临时故障、机组启停机等影响,都会导致污染物排放的临时性超标。按小时均值考核成为世界最严考核方式,企业的违法风险加大。

(3)煤电提效空间越来越小

2005年以来,供电煤耗快速下降,既缘于现有机组积极进行节能改造,更缘于大量新建的低煤耗机组提高了行业清洁利用水平。受国家宏观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煤电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十一五”及“十二五”初期,经过“十一五”以来大规模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现役煤电机组的经济节能降耗潜力很小(再改造的经济投入与产出比大幅度下降),继续提高效率空间有限。同时,伴随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快速提高,煤电调峰作用将显著增强,机组参与调峰越多,煤耗越高。通过增加新机组方法优化煤电机组结构降低供电煤耗的空间越来越小。火电利用小时(2014年火电平均利用小时同比减少314小时,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负荷率将持续走低,也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尤其是大容量、高效率机组的低煤耗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煤电节能与减少排放矛盾日趋加大。受到技术发展制约,对于主要靠增加设备裕度、增加设备数量等来提高脱除效率,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增加了能耗。如某60万千瓦机组脱硫改造时增加了一个吸收塔,造成脱硫系统阻力增加1000帕,电耗增加3800千瓦,增加厂用电率0.5~0.6个百分点。根据企业实际反映,环保改造影响供电煤耗1.2克/千瓦时以上。

二、电力工业发展展望

(一)2015年电力工业发展分析

1、2015年电力发展分析

预计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3800万千瓦、气电6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53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中,水电1400万千瓦、核电876万千瓦、并网风电1900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000万千瓦、并网生物质发电100万千瓦左右。

其中,华北电网区域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亿千瓦,同比增长6.3%左右。东北电网区域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00万千瓦,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3亿千瓦,同比增长5.9%左右。华东电网区域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900万千瓦,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同比增长7.1%左右。华中电网区域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0亿千瓦,同比增长7.6%左右。西北电网区域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8亿千瓦,同比增长9.1%左右。南方电网区域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亿千瓦,同比增长8.2%左右。

预计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6亿千瓦,同比增长7.5%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5.1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35%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中,水电3.2亿千瓦,核电2864万千瓦、并网风电1.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3650万千瓦、并网生物质发电1100万千瓦左右。

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13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650小时左右,可能再创新低。

2、2015年全国电力供需分析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0%左右,低于2014年增速。

2015年,预计中央仍将出台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且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有利于稳定电力消费增长;2014年对用电量增长产生抑制作用的气温因素,将对2015年用电量尤其是居民用电量增长有一定拉升作用;受经济转型驱动,信息消费等第三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部分地区为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而推行的电能替代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电力消费增长;部分地方逐步推进的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试点,降低了用户电价,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消费。与此同时,未来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2015年是中央政府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部分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地区可能在部分时段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采取限电限产等措施,可能对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带来一定影响。综合判断,预计2015年电力消费增速将比2014年有一定回升,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74~5.8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0%,预期5.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长3.5%、第三产业增长8.5%、城乡居民生活增长7.0%。

预计2015年全国电力供需继续总体宽松,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仍然富余较多,华东、华中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各区域内均有部分省份电力供应能力盈余,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偏紧。分区域看:

华北电网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偏紧。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1%~4.1%,预期1.3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左右,最大用电负荷2.04亿千瓦,同比增长6.0%左右。综合考虑送受电力参与平衡后,预计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因省间交换能力不足而偏紧,主要是山东、河北南网和京津唐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可能偏紧,蒙西和山西电力有一定富余,但由于外送通道能力有限,无法有效缓解区域内其他省级电网供应偏紧局面。

东北电网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3.5%,预期4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左右,最大用电负荷5820万千瓦,同比增长6.5%左右。综合考虑送受电力参与平衡后,预计东北区域内各省级电网电力供应能力均有富余。

华东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3%~5.3%,预期1.4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左右,最大用电负荷2.37亿千瓦,同比增长7.5%左右。综合考虑接受区域外电力参与平衡后,预计华东区域电力供需平衡,福建电力有一定盈余。

华中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7%~4.7%,预期1.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左右,最大用电负荷1.61亿千瓦,同比增长7.0%左右。综合考虑送受电力参与平衡后,预计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四川丰水期水电消纳压力较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力发电查看更多>电力工业查看更多>中电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