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中国制造2025” 引爆中国智造革命?

2015-03-16 11:40来源:企业观察报作者:武诗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电力装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任重道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作为中国制造行业的代表性人物,众多企业家对新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热切的期盼和自己的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就说,“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向工业强国转型,需要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而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也认为,创新驱动是必须坚持的方向,中国制造必须走上中国智造这条道路。

然而,中国企业千差万别。远不同于基本都处于3.0自动化阶段的德国,中国的工业化水准很难用一个词来定义。机械工业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石勇说:“我们国家很多产业还在1.0和2.0阶段,甚至在1.0前的还都有,一把锤子一根钉子也就干上了,千差万别。现在真正在3.0、能够向智能化迈进的中国企业可能只有10%。如果连一个机床都是手摇的,怎么可能信息化,很多基础装备的改造,都需要一步一步地走。”

“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困难在于中小企业领导认知水平不够”肖拥军指出,他们认为信息化成本较高,且投入之后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收益。而小微企业由于融资困难,很难投入信息化改造,缺少技术和人才——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也加大了转型的困难。

“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但是,当前社会重视制造业的浓厚氛围并没有真正形成,国家对制造业的扶持措施也很不到位。”人大代表、山东省商业集团董事长凌沛学认为,靠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我国虽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整个社会过于急功近利,从政府到企业界,几乎是什么来钱快就上什么项目,如果国家扶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不足,企业没有积极性,制造业自然大而不强。

众业界专家提醒,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任重道远。从国家层面来看,应集中整合资源,尽早出台具体措施,抓住机遇,促进制造业关键配套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制定相应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国际并购。从企业层面来看,应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改变为质量效益竞争优势,改变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推行绿色制造。

原标题:“中国制造2025” 引爆中国智造革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装备制造查看更多>电力装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