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报道正文

新能源车发展 充电桩“建设革命”还需努力

2015-03-17 08:40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作者:吴博峰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公共充电桩 “建设革命”还需努力

市民在自家小区安装充电桩屡屡碰壁,那么公共充电桩能否解决问题呢?

与个人充电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公共充电桩经常出现闲置、无人维修、被其他车辆占用、分布不均等现象,使用率偏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笔者在位于北京马连道的路面停车场看到,国家电网新建的10多个充电桩虽然均处于开启状态,但只有1个充电桩在为电动汽车充电,一排原本给新能源汽车预留的车位早已被非新能源汽车占据,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停车场。

即使在网上能查询充电桩大体方位,去实地寻找过程中也并不顺利。尤其是设在写字楼和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充电桩,经过多方打听寻找,才能有幸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一面是车主找不到充电桩,一面是大量充电桩长期闲置。公众对公共充电桩信息的知晓度不足和位置的隐蔽性,也是导致许多充电桩不被众人所知的主要原因。

安装公共充电桩,意在营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按照原先的计划,充电桩建设将会在北京市铺开,而实际过程中,却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曾谈道,各部门应该联手起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找出解决充电难问题的具体办法;基础设施建设不解决,电动车就难以往前走。

如何规划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方便、好找、有用”才是最为重要的。否则,仅靠政策和补贴的推动想必永远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政策出台决定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虽然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同比3倍有余的高增长态势,但仍与此前的理想状态差距甚远——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但完成此目标还是可望不可及。提及原因,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艰难起步外,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关键性问题。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充电桩10万个左右,以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这一标准来看,充电设施建设已明显滞后,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服务范围。这就是当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首要问题。

面对当前稀少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充电设施投资商的热情并不高,有待保有量上升后再投资建设的想法。而作为电动汽车潜在购买者看见充电设施不尽如人意的现状,自然不会购买,需等待充电设施完善后再考虑。

为此,充电设施投资者和电动汽车购买者之间就“先有车还是先有充电桩”的老大难问题之争暗自较着劲,静观其变是双方的态度,谁也不愿先走出第一步。此外,近些年充电网络建设一直存在着行业垄断,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展。去年充电市场已向社会资本放开,但目前涉足的企业还不多。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目前仅凭其使用成本和节能环保的优势不可能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其推广与普及必然要以优惠政策、配套建设等加以扶持,这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过程,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因此,在已进入春季的2015,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尽快对症下药,至少针对环境的改善与发展做出相应努力,才能带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原标题:新能源车使用环境成制约发展瓶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