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市场电价评论正文

行业辣评:电力需求早已出现趋势性拐点

2015-03-23 10:1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王改现关键词:用电量电价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用电结构出现变化,结果必然导致用电量增幅低于GDP增幅。大家都知道,我国用电构成分四部分: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在这四部分构成中,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用电比重最大。以2006年为例,当年我国第二产业用电为21474亿千瓦时,占到整个社会用电量75.6%。第三产业占10%左右,城乡居民用电占11.5%,第一产业比重只有3%左右。由于城乡居民用电不直接创造产值,第一产业用电又较少,这样一来,用电效益高低就取决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用电比重的多少。而一个地区如果第二产业用电过高,尤其是高耗能产业用电过多,那么该地区GDP单位电耗就高,同样是增长1%发电量对GDP支撑能力就低;如果该地区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大,那么GDP单位电耗就低,增长1%的发电量对GDP支撑能力就高。

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同是一千瓦时的电,用在第二产业和用在第三产业所带来的产值大不一样。

2014年我国每度电如果用在第三产业上,创造的产值是46.06元,在第二产业创造的产值只有6.68元左右,相差6.9倍。去年第三产业用电6660亿千瓦时,创造GDP 306739亿元;第二产业用电40650亿千瓦时,只创造GDP 271392亿元。第三产业用电量只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40,却创造了比第二产业更多的GDP。这意味着如果我们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增加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就能提高用电量对GDP增幅的支撑能力。2014年全国用电量增幅为3.8%,GDP增幅为7.4%,即增长1%的用电量支撑2%的GDP。而2010年GDP增幅为10.06%,用电量增幅却达到10.10%;这样增长1%的用电量却只能支撑1%的GDP增长。二者相比较,2014年相对于2010年,同样是增长1%的用电量但对GDP的支撑能力却提高了近1倍。换句话说,2014年用电结构相对于2010年趋于合理。2014年每度电创造的GDP是11.52元,而2010年同样的电能创造的GDP只有9.49元。换言之,2014年的电“值钱”了、顶用了。这样,同样的GDP增幅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电了,用电量增幅自然会下降。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用电需求的趋势性拐点早在2008和2009年金融危机时就已出现,这一结论已被6年来的实践所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国家政策调控着眼于经济结构优化,着力于经济增长质量,着重于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改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质量会愈来愈高,效益会越来越好,第二产业用电比重会逐步降低,而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会逐步提高。这样用电量增幅低于GDP增幅必定成为常态。

(作者供职于国电福建电力有限公司)

原标题:电力需求早已出现趋势性拐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用电量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